天安字典

《鹧鸪天》

时间: 2025-07-27 23:05:34

诗句

八茧吴蚕剩欲眠。

东西荷叶两相怜。

一江春水何年尽,万古清光此夜圆。

花烂锦,柳烘烟。

韶华满意与欢缘。

不应寂寞求凰意,长对秋风泣断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05:34

原文展示:

八茧吴蚕剩欲眠。东西荷叶两相怜。一江春水何年尽,万古清光此夜圆。花烂锦,柳烘烟。韶华满意与欢缘。不应寂寞求凰意,长对秋风泣断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和谐美好。吴地的蚕在八月里还想沉沉入睡,东西湖边的荷叶彼此相映成趣。春水流淌,一直要到何时才会尽头?万古的清辉在今夜正圆。繁花似锦,柳枝轻烟,春光美好,令人陶醉。然而,尽管如此,也不应因寂寞而寻求情缘,长久对着秋风悲泣,似乎已经断了琴弦。

注释:

  • 八茧:指八月的蚕。这时的蚕正处于生长阶段,准备进入成熟期。
  • 吴蚕:指江南地区的蚕,特指以养蚕著称的吴地。
  • 两相怜:形容荷叶之间的相互映衬,彼此怜惜。
  • 一江春水何年尽:意指春水流淌不息,流到何时才会停止。
  • 万古清光:形容亘古不变的清辉,暗指月光。
  • 韶华:指美好的时光,通常是指春天。
  • 求凰意:寻求凤凰的情意,比喻对美好爱情的渴望。
  • 泣断弦:形容因悲伤而让琴弦断裂,暗示情感上的痛苦。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天隐,金朝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尤以词作见长,常以抒情见长,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关注。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金朝时期,反映了元好问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感叹。

诗歌鉴赏:

《鹧鸪天》是一首充满了春日气息的词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的“八茧吴蚕剩欲眠”,不仅展现了蚕的生长状态,也引入了季节的变化。接下来的“东西荷叶两相怜”,则通过描写荷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和谐的美感。诗中的“春水何年尽”是对时间的思考,流淌的春水似乎象征着青春与美好,然而“万古清光此夜圆”又让人感受到永恒与短暂的对比。

在描写春光的同时,诗人不忘表达内心的哀愁,“不应寂寞求凰意”,说明尽管身处美景之中,内心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渴望依旧挥之不去。这种情感的矛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思考与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八茧吴蚕剩欲眠”:描绘了蚕在夏末秋初的状态,暗示了生命的繁忙与即将进入休眠的宁静。
    • “东西荷叶两相怜”:展示了荷叶的对称美,反映了自然界的和谐。
    • “一江春水何年尽”:引起对时光流逝的思考,感慨岁月的无情。
    • “万古清光此夜圆”:用月光的明亮来象征永恒之美。
    • “花烂锦,柳烘烟”:形容春天的繁花似锦与柳树的轻盈,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意境。
    • “韶华满意与欢缘”: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
    • “不应寂寞求凰意,长对秋风泣断弦”:以悲伤的情感结束,传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水”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如“荷叶怜”,赋予荷叶以情感。
    • 对仗:如“花烂锦,柳烘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爱情的思考与感慨。尽管自然美好,内心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渴望却始终存在,形成鲜明的对比。

意象分析:

  • 春水:象征着青春与流逝的时间。
  • 荷叶:象征着美好、和谐的爱情关系。
  • 月光:象征永恒与宁静的美。
  • 花与柳: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表现了自然的繁华。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八茧”指的是哪个季节的蚕?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中提到的“求凰意”是指什么意思?
      • A. 对理想的追求
      • B. 对爱情的渴望
      • C. 对友情的期盼
      • D. 对自然的欣赏
    3. 诗中“万古清光此夜圆”描绘的是哪个意象?
      • A. 明亮的星空
      • B. 清澈的湖水
      • C. 圆圆的明月
      • D. 繁盛的花朵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诗词对比

    • 比较李清照的《如梦令》与元好问的《鹧鸪天》,两者均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对爱情的渴求,但李清照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元好问则在自然意象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金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三妹回吴门 应天长 锁窗寒 锁窗寒(春寒) 锁窗寒(春思) 扫花游(前题) 绮罗香(前题) 一萼红(前题) 一萼红(红梅) 一萼红(丙午春赤城山中题花光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亲离众叛 非字旁的字 畜长 天打雷劈 卤字旁的字 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迎刃而判 斤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白杨礼赞 卓然不群 慎小谨微 埒才角妙 米字旁的字 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制锦操刀 狷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