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1:5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1:58:29
山花子
沈曾植 〔清代〕
篱外高枝厚朴花。
雨晴山鹊语喳喳。
斋罢道人无一事,
数檐牙。
日与春迟弥澹水,
梦随人散没开遮。
唤取樵青擎茗椀,
碧萝芽。
这首诗描绘了篱笆外高高的厚朴花盛开的景象。在雨过天晴之际,山中喜鹊欢快地鸣叫。道士斋戒结束后无事可做,只有几根屋檐的牙角。阳光与春天的脚步都显得迟缓,水面波澜不惊,梦境随人们的散去而无影无踪。请把樵夫叫来,端上茶碗,里面盛着嫩绿的碧萝芽。
作者介绍:沈曾植(1849-1922),字蕴琊,号筠轩,晚号梅谷,清末著名诗人、书法家和篆刻家。沈曾植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尤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山中自然景色与道人生活,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淡泊。
《山花子》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词作,诗中描绘了雨后山中的生机与宁静,传达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情趣和哲理。开篇的“篱外高枝厚朴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厚朴花的高枝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顽强。接着,诗人以“雨晴山鹊语喳喳”描绘出雨后清新的氛围,鸟儿的鸣叫声让人感觉到一丝生机与活力。
“斋罢道人无一事”,道士的闲适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超然,而“数檐牙”则是对环境的细致描绘,仿佛让人看到那种宁静的生活场景。后半部分更是通过“日与春迟弥澹水”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感,时间的缓慢流逝似乎让一切都变得柔和与宁静。
最后,诗人以“唤取樵青擎茗椀,碧萝芽”结束,既是对自然的眷恋,也是对生活中简单快乐的追求。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哲理,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自然的和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间繁杂的淡泊,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感基调,体现了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更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与生活哲学。
诗词测试:
《山花子》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厚朴花”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何种方式表达对生活的淡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