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少年游》

时间: 2025-05-18 07:53:08

诗句

如何别燕又辞莺。

眼底楚天冥。

花路春归,酒阑人去,弦断曲难成。

高楼贮梦太伶俜。

添烛照银屏。

柳写颦姿,月描愁态,江水咽啼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7:53:08

原文展示

如何别燕又辞莺。眼底楚天冥。花路春归,酒阑人去,弦断曲难成。高楼贮梦太伶俜。添烛照银屏。柳写颦姿,月描愁态,江水咽啼声。

白话文翻译

如何在燕子飞走后又与黄莺道别,眼中所见的楚地天空黯淡无光。花路上春天回归,但酒席已散,人也离去,乐曲已断,难以再成。高楼中积存的梦境,使我倍感孤寂。烛光摇曳,照亮了银色的屏风。柳树写出她的愁苦姿态,月光描绘她的忧愁神情,江水轻声呜咽,似在诉说别离的悲伤。

注释

  • 别燕:指与燕子告别,燕子象征春天的来临。
  • 辞莺:与黄莺道别,黄莺常常象征着春天的美好景象。
  • 楚天冥:楚地的天空阴沉,表现一种愁苦的情绪。
  • 酒阑人去:酒席已结束,人们也纷纷离去。
  • 弦断曲难成:乐器的弦断了,音乐无法再继续,象征着失去的快乐。
  • 贮梦:积存的梦境。
  • 伶俜:孤独、寂寞的样子。
  • 添烛照银屏:点燃蜡烛照亮银色屏风,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柳写颦姿:柳树的姿态像是在愁眉苦脸。
  • 月描愁态:月光勾勒出愁苦的样子。
  • 江水咽啼声:江水发出如同啼哭的声音,表示一种哀伤的情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约1684年—约1767年),字懋仁,号若愚,清代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流畅,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细腻入微。姚燮生活在清代中期,社会环境复杂,诗人常通过作品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少年游》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情怀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表达对春天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愁苦,反映了个人的孤独感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这首诗或许是面对离别时的心境,寄托了对往昔的眷恋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少年游》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篇“如何别燕又辞莺”便引入了离别的主题,燕子和黄莺都是春天的象征,诗人在这样的时刻感受到了一种切肤之痛。接着“眼底楚天冥”描绘出一种阴暗的天空,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忧愁。

“花路春归,酒阑人去”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聚会的结束,酒席散去,人们离去,留下诗人独自一人,感到无比孤寂。乐曲的中断更是将这种孤独感推向高潮。接下来的“高楼贮梦太伶俜”,表达出高楼中积存的梦境与现实的落差,使人感到无助和凄凉。

最后几句通过“柳写颦姿,月描愁态,江水咽啼声”描绘出一种自然的意象,柳树和月亮都在诉说着愁苦,而江水的咽啼声则如同诗人内心的呐喊,令人心生共鸣。整首诗通过音韵的和谐与意象的交织,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如何别燕又辞莺:表达对春天的怀念,燕子和黄莺的离去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结束。
  2. 眼底楚天冥:楚地的天空阴暗,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愁。
  3. 花路春归,酒阑人去:春天的花路虽美,却因酒席的结束而显得孤单。
  4. 弦断曲难成:乐器的弦断了,象征着快乐的中断。
  5. 高楼贮梦太伶俜:高楼中积存的梦境使得诗人感到孤寂。
  6. 添烛照银屏:烛光照亮银屏,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7. 柳写颦姿,月描愁态:柳树和月亮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
  8. 江水咽啼声:江水如同在哭泣,进一步渲染出离别的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相联系,如“柳写颦姿”。
  • 拟人:将江水拟人化,表达其哀伤的情绪。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添烛照银屏”和“柳写颦姿”。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离别的惋惜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描绘,诗歌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的象征,代表着快乐与生机。
  • :象征着美好与欢愉。
  • 楚天:象征着忧伤与孤独。
  • 花路:春天的美好景象,暗指快乐的时光。
  • 酒阑:聚会的结束,象征着离别。
  • :常被用来表达柔美与哀愁。
  • :常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江水: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无奈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如何别燕又辞莺”意指什么? A. 对春天的怀念
    B. 对冬天的期待
    C. 对朋友的祝福
    D. 对未来的恐惧

  2. “酒阑人去”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A. 聚会热闹
    B. 聚会结束
    C. 快乐的时光
    D. 新的开始

  3. 哪一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A. “添烛照银屏”
    B. “花路春归”
    C. “月描愁态”
    D. “江水咽啼声”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虞美人》 李煜: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孤独。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王熙凤的《桃花扇底风》,同样有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离骚》 屈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孤独,情感基调与《少年游》有相似之处。
  • 《静夜思》 李白:同样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思乡之情,手法上也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查询

涟上题樊氏水亭 登广陵栖灵寺塔 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 宓公琴台诗三首 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 同敬八、卢五泛河间清河 同韩四、薛三东亭玩月 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 同群公题中山寺 同群公题郑少府田家(此公昔任白马尉,今寄住滑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辩慧 不胜枚举 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学如逆水行舟 用字旁的字 短衣窄袖 意惹情牵 文字旁的字 恣肆无忌 八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切身体会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入字旁的字 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官署 回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