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7:22
刘克庄《七和》
百家众体皆融液,一字陈言亦剷除。
陋矣小巫步神禹,譬之大战获侨如。
子行给子尚方札,吾自乘吾下泽车。
本是腐儒非磊落,莫嫌窗下注虫鱼。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对古代诗歌形式和内容的批评与反思。诗中提到的“百家众体皆融液”,意指各种诗体的融合与包容;而“一字陈言亦剷除”则是强调对传统陈旧之言的剔除。接着,作者用“小巫步神禹”的比喻,表达对那些自我膨胀、未能真正掌握文学之道的人们的讽刺。后面几句则提到个人的自处与自信,表明即便身处卑微之位,也不必自卑于外界的评判。
刘克庄,字梦阮,号荆溪,宋代诗人,祖籍山西。他的诗风受李白及王维影响,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体现了对时代的思考及个人的感慨。
《七和》创作于宋代,时代背景是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并存,诗人对当时文学现状进行反思,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对新文化的期待。
《七和》是一首充满反思与批判精神的诗作,展现了刘克庄对当时文学现状的不满。诗的开头通过对“百家众体”的描述,既表现了诗歌形式的多样性,也暗示了在这种多样性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却难以体现。接下来的比喻中,“小巫”与“神禹”的对比,生动地揭示了那些技艺平庸却自以为是的人的愚蠢与可笑。
整首诗中,诗人不仅反映了对社会文化的深刻洞察,也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普通人的自信与坚持。“吾自乘吾下泽车”可以看作是一种自我肯定,尽管身处卑微之境,但我依然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最后一句“莫嫌窗下注虫鱼”,更是以轻松的口吻结束,提醒读者不应因此而轻视平凡的存在,反而应当珍惜那些细微的生活观察。
全诗通过对传统诗歌形式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思考与自我认知,表达了对当时文化环境的反思和对新思想的期待。
关于“小巫”的理解,以下哪项正确?
“吾自乘吾下泽车”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虫鱼”象征什么?
与李白的诗作相比,刘克庄的《七和》在风格上更注重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与批判,李白则更多展现个人情感与豪迈气概。两者在表达方式上有明显的不同,但都在体现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