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江月 其十二 莲蓬人》

时间: 2025-07-12 13:19:29

诗句

妾比芙蓉解语,郎如碧藕多思。

个人憔悴倒悬时。

知道无心怜子。

空洞此中无物,崛起犹昔孤支。

乱头粗服貌如斯。

未必六郎相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3:19:29

原文展示:

妾比芙蓉解语,郎如碧藕多思。
个人憔悴倒悬时。知道无心怜子。
空洞此中无物,崛起犹昔孤支。
乱头粗服貌如斯。未必六郎相似。

白话文翻译:

我比起那芙蓉花更能解人心,
你却像那碧藕一样多愁善感。
我在这倒悬的时光里憔悴不堪,
你明明无心,却又不知怜惜我。
这内心的空洞里什么都没有,
只剩下曾经那孤独的身影。
如今我衣衫凌乱、头发蓬乱,
未必与你的六郎有几分相似。

注释:

  • :自称,表示女性对自己的谦称。
  • :比拟,比较。
  • 解语:解人心意,懂得言语。
  • :指男子,常用来称呼心上人或爱人。
  • 碧藕:形容人的多愁善感,藕的颜色清丽,寓意清纯而又脆弱。
  • 倒悬时:指处于困境或逆境的时期。
  • 无心怜子:对方虽无心,但却不知怜惜。
  • 空洞此中无物:内心空虚,没有实质的东西。
  • 崛起犹昔孤支:形容曾经的孤独与孤立感。
  • 乱头粗服:形容衣着邋遢、头发凌乱。
  • 六郎:可能指某位男子,暗示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尤侗,明代诗人,字汝楫,号青山,生于1500年。尤侗以其才情和诗作闻名,尤其擅长写情诗,作品情感真挚,形式多样,常常蕴含深刻的思想和社会批判。

创作背景: 《西江月·其十二 莲蓬人》这一首诗的创作,可能是基于尤侗个人的情感经历,表现了他对爱情的思考和对女性情感的深刻体察。在社会背景上,明代的社会风气复杂,诗人通过阐述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纠葛,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男女关系的微妙与艰难。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其十二 莲蓬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女性内心的苦闷与情感的波动。首句“妾比芙蓉解语”,以芙蓉花的娇美和聪慧来比拟自己的情感,展现了女性对情感的敏感与理解。同时,接下来的“郎如碧藕多思”,则通过对男性情感的描绘,表现出他多愁善感的一面,形成了两者之间的情感对比。

在这首诗中,尤侗以“倒悬时”来形象地表达出女性此刻的困境和压抑感,仿佛时间的倒流使她的情感更加沉重。诗中“知道无心怜子”一句中,虽知对方无意,却又感到无奈与失落,展现了现实中的爱情常常伴随着情感的失落与孤独。

后半部分的“空洞此中无物”,更是将内心的空虚与孤独感推向极致,形象地表现出一种无助的状态。最后的“乱头粗服貌如斯”,则是对自我的一种嘲讽,反映出她虽然在外表上显得狼狈,内心却依然保持着对爱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在情感上真实而细腻,语言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充分体现了明代诗人的情感深度和艺术成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妾比芙蓉解语:自比芙蓉花,意指自己情感细腻,能够理解对方的心意。
  2. 郎如碧藕多思:将对方比作碧藕,表现对方的多愁善感。
  3. 个人憔悴倒悬时:描述自己因情感困扰而憔悴的状态。
  4. 知道无心怜子:意识到对方对自己的情感态度冷漠。
  5. 空洞此中无物:内心感到空虚无物,象征失落的爱情。
  6. 崛起犹昔孤支:回忆起曾经的孤独感,强调内心的孤独无奈。
  7. 乱头粗服貌如斯:外在形象的狼狈,反映内心的苦楚。
  8. 未必六郎相似:对比对方与自己的情感,留有余地,表现出一种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与芙蓉、对方与碧藕进行比拟,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之间有一定的对称关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复:通过反复的描绘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波动,深化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脆弱与无奈,展现了一种对爱的渴望与现实的无情对比,反映了在爱情中常常伴随的孤独与失落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芙蓉:象征美丽与聪慧,代表理想中的爱情。
  2. 碧藕:象征多愁善感,代表情感的脆弱。
  3. 空洞:表达内心的空虚与失落。
  4. 孤支:象征曾经的孤独与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妾比芙蓉解语”中的“妾”指的是: A. 自称的谦称
    B. 对方的称呼
    C. 宠物的称呼
    D. 朋友的称呼

  2. “郎如碧藕多思”中“碧藕”象征的是: A. 理想
    B. 多愁善感
    C. 美丽
    D. 勇敢

  3. “空洞此中无物”表达的是: A. 内心充实
    B. 内心空虚
    C. 外表华丽
    D. 情感丰富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温庭筠《一剪梅》

诗词对比: 尤侗的《西江月·其十二 莲蓬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是表达女性情感的佳作,尤侗侧重于情感的无奈与孤独,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展现了对往昔爱情的怀念与依恋。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体现了女性在不同境遇下的情感世界。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尤侗诗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有所见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龙兴灯夕 西湖山居灯夕 听演师琴 书里中所见 捧檄家山 冷泉观放水 春晴 临寂偈 临寂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撇脱 乚字旁的字 自同寒蝉 近在咫尺 玉字旁的字 椒举班荆 舌字旁的字 窗明几净 见字旁的字 年深岁久 骨法 杅穿皮蠹 众匿 小心在意 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