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题赵德成东岩》

时间: 2025-05-23 17:35:23

诗句

人间无处着我辈,只可飞泉藓石边。

习气犹余子虚赋,苦令猿鹤怨风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7:35:23

原文展示:

人间无处着我辈,只可飞泉藓石边。习气犹余子虚赋,苦令猿鹤怨风烟。

白话文翻译:

在世间没有地方能让我这样的人的栖息,只能依偎在飞流的泉水和苔藓石边。习惯于过去的虚幻诗篇,令人感到猿猴和仙鹤也在风烟中哀怨。

注释:

  • 我辈:指诗人及其同类人,意指志同道合的人。
  • 飞泉:指急流而下的泉水,象征清澈和奔放。
  • 藓石:长有苔藓的石头,常常与幽静的环境联系在一起。
  • 习气:指习惯、旧的风气。
  • 子虚赋:指《子虚赋》,是汉代辞赋家王褒所作,内容虚幻,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猿鹤:猿指猿猴,鹤指仙鹤,二者常常被用来象征孤独或高洁的境界。
  • 风烟:指自然环境中的风和烟雾,可能暗示世事的变迁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景山,号白云,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著有多部诗集。方岳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风景和个人情感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方岳隐居生活期间,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表达了人们在繁华与喧嚣中寻找宁静之地的渴望。

诗歌鉴赏:

《寄题赵德成东岩》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然的向往。开篇“人间无处着我辈”,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疏离感,仿佛在说,世间再没有适合我这样的人的栖息之地,只有自然的飞泉与苔藓石才是我心灵的慰藉。

接下来的“习气犹余子虚赋”,则刻画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旧习气的反思。过去的虚幻诗篇虽然美丽,但却无法给人带来实质的安慰,反而让人感到无奈与孤独。

最后“苦令猿鹤怨风烟”则通过猿猴与仙鹤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与无奈。猿猴的哀怨与仙鹤的高洁形成鲜明对比,似乎在诉说着人们在自然中的孤独与对理想境界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间无处着我辈: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疏离感,认为人间没有适合自己的地方。
  2. 只可飞泉藓石边:寄情于自然,向往在飞泉与苔藓石边生活的宁静。
  3. 习气犹余子虚赋:对过去虚幻的生活状态的反思,表示对旧习气的无奈。
  4. 苦令猿鹤怨风烟:通过猿猴与仙鹤的哀怨,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前后句对称,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如“飞泉”、“藓石”、“猿鹤”等,构成了生动的自然画面,传达内心情感。
  • 比喻:将猿鹤的哀怨比作人们的孤独,提升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逃避,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内心孤独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泉:象征灵动与清澈,代表诗人向往的自由境界。
  • 藓石:代表自然的宁静与安逸,是诗人心灵的栖息地。
  • 猿鹤:象征孤独与高洁,表达了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飞泉”象征什么? A. 繁华 B. 自由 C. 贫穷

  2. “习气犹余子虚赋”中的“习气”是指什么? A. 习惯 B. 美德 C. 诗词

  3.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A. 满意 B. 厌倦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方岳的《寄题赵德成东岩》与李白的《庐山谣》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逃避,但方岳更加强调内心的孤独感,而李白则更注重于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的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巫山一段云 飞鸣宿食雁 巫山一段云·黄鹤松间睡 减字浣溪沙 题林子有讱庵填词图 减字浣溪沙 题刻竹梅枝 减字浣溪沙 其三 减字浣溪沙 其二 减字浣溪沙 其一 减字浣溪沙 其九 减字浣溪沙 其二 减字浣溪沙 其一 又韩属题蕙风师修梅清课手稿遗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皮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石壁 羽开头的成语 包含谊的词语有哪些 靡雕 聚散浮生 糸字旁的字 高不凑,低不就 令箴 水字旁的字 包含弹的词语有哪些 遏抑 诛恶 万门千户 厂字头的字 小异大同 居下讪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