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4:2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4:23:46
《采桑子》
提笼陌上逢游冶,郎佩香蓝。
妾带宜男。两种芳心各自谙。
佯羞却步娇无语,心似春蚕。
泪在青衫。欲说相思一半含。
在街头提着笼子遇见了游玩的公子,他佩戴着香兰的香气;我则带着温柔的心情。两种芳心彼此心知肚明。假装害羞而停下脚步,羞怯却无言,心中情思如同春蚕一般缠绵。泪水浸湿了我的青衫,想诉说的相思却只能含在心中一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丁澎,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词见长,风格婉约细腻,擅长描写爱情与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清代,诗人在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下,表达了对爱情的细腻感受,反映了社会对男女情感的重视。
《采桑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幅青春恋爱的画面。开头两句通过提笼与游冶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令读者感受到春日的温暖与活力。接下来的“妾带宜男”则暗示了女主对男主的倾慕与心意的复杂,二人心照不宣,表现出一种微妙的情感联结。
“佯羞却步娇无语”,这句更是将羞涩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女主的内心虽有千言万语,却因羞涩而无法言表,展现出女性在爱情中的细腻与矜持。而“心似春蚕”则用生动的比喻,将内心的情感与春蚕吐丝的缠绵相联系,传达出那种深沉而绵长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泪在青衫,欲说相思一半含”,通过泪水的意象,强调了无法诉说的痛苦与压抑,表达出一种难以言表的相思之苦。这首词不仅在情感上表现出青春恋爱的美好与苦涩,更在语言上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爱情的羞涩、期待与无奈展开,表现出初恋的美好与苦涩,传达出对爱情深切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丁澎
C. 苏轼
D. 杜甫
“佯羞却步娇无语”中“佯”的意思是?
A. 真正
B. 假装
C. 难以
D. 不愿
诗中提到的“春蚕”象征了什么?
A. 快乐
B. 痛苦
C. 缠绵的情感
D. 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都描绘了女性在爱情中的细腻情感,但《采桑子》更侧重于初恋的羞涩,而《如梦令》则更显忧愁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