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0:38
梦来何处云,染就盈盈质。
瘦影夺梅魂,寒韵惊筠骨。
清讴浥露香,冷句凝秋湿。
我愿作珊瑚,架上擎君笔。
梦里我来到了哪里,仿佛被云彩所染,形成了盈盈的质感。
我那瘦弱的身影仿佛夺走了梅花的灵魂,寒冷的韵致惊动了竹子的骨骼。
清脆的歌声浸润了露水的香气,冷峻的句子凝结了秋天的湿气。
我愿意化作珊瑚,架在你面前为你捧笔。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其意象与传统诗词中的梅花、竹子等元素有着深厚的文化关联,象征着高洁和坚韧。
作者介绍:徐石麒,明代著名诗人,以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常融入自然景物,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一个雨天,诗人感受到雨的细腻与寒意,借雨抒发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写作的渴望。
这首《生查子 题雨先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雨的深刻感受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开篇“梦来何处云”,设定了一个梦幻般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在雨中沉醉的状态。接下来的句子将自然元素与人情感相结合,特别是“瘦影夺梅魂”和“寒韵惊筠骨”,通过对梅花和竹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生命的思考。
“清讴浥露香,冷句凝秋湿”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意境,清脆的歌声和寒冷的句子,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一句“我愿作珊瑚,架上擎君笔”展现了诗人对创作的渴望,愿意成为一种美丽的存在来支持和陪伴他人。
整首词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表露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雨的描绘和对创作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及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传达出一种孤独而清新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梦来何处云”中的“云”象征什么?
A. 轻盈与自由
B. 阴郁与沉重
C. 温暖与亲切
“我愿作珊瑚”中,“珊瑚”代表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A. 成为美丽的存在
B. 生活在海洋中
C. 长生不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石麒的《生查子 题雨先词》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意象上都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但徐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创作的渴望,而李则侧重于情感的细腻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