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费征君旧居》

时间: 2025-04-29 09:51:16

诗句

浮世抛身外,栖踪入九华。

遗篇补乐府,旧籍隶仙家。

池静龟升树,庭荒鹤隐花。

古来天子命,还少到烟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51:16

原文展示:

浮世抛身外,栖踪入九华。
遗篇补乐府,旧籍隶仙家。
池静龟升树,庭荒鹤隐花。
古来天子命,还少到烟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将自身抛弃于浮世之外,隐居在九华山中。留下的诗篇是对乐府诗的补充,旧有的书籍则归属于仙家。池塘静谧,乌龟在树上爬升,庭院荒凉,白鹤在花丛中隐匿。自古以来,天子的命令很少能到达这片烟霞之地。

注释:

  • 浮世:指世俗的生活,喧嚣的世界。
  • 九华:九华山,著名的道教圣地,象征着隐逸。
  • 遗篇:指留下的诗篇。
  • 乐府:古代的一种诗体,多为歌唱之用。
  • 旧籍:旧有的书籍。
  • :归属于。
  • 龟升树:意指乌龟在树上爬升,形象生动。
  • 庭荒:庭院荒废。
  • 天子命:指皇帝的命令。

典故解析:

  1. 九华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与隐士文化密切相关,常被文人用作隐居的象征。
  2. 乐府:乐府是古代汉族音乐与诗歌的结合,诗人通过补充乐府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继承。
  3. 天子命:历史上,天子是有权威的人物,诗中提到的“少到烟霞”暗示隐士生活与世俗权力的隔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隐逸和道教文化为创作主题。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不屑。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社会繁华但也伴随着士人的对权力与名利的厌倦。张蠙借此诗抒发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文化的追慕。

诗歌鉴赏:

《费征君旧居》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宁静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的细致描绘,表现了作者对世俗的超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浮世抛身外”直接点出诗人对繁华世界的厌倦,显示出他追求内心宁静的决心。而“栖踪入九华”则巧妙地引入了隐居的场所,九华山作为道教圣地,象征着一种理想的隐居生活。

接下来的“遗篇补乐府,旧籍隶仙家”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继承与尊重,也暗示了他在世俗与仙境之间的取舍。随之而来的“池静龟升树,庭荒鹤隐花”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古来天子命,还少到烟霞”则是对现实的反思,暗示即使是皇帝的命令也难以打扰到这一片宁静的烟霞。这种超然的态度不仅表现了诗人的雅趣,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恬淡安宁的生活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浮世抛身外:表明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抛弃,追求内心的宁静。
  • 栖踪入九华:描述诗人选择隐居在九华山,暗示他向往的生活状态。
  • 遗篇补乐府:表达诗人对古代诗歌的继承与创新,体现文化的延续。
  • 旧籍隶仙家:强调自己与世俗的割裂,归属于一种超脱的境界。
  • 池静龟升树:通过静谧的意象,传达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
  • 庭荒鹤隐花:用白鹤隐于花丛的描写,体现出自然与人生活的和谐。
  • 古来天子命:直面权力与世俗的关系,表达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池静龟升树”,通过形象的比喻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通过“鹤隐花”,赋予自然以生命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在繁华尘世中对宁静自然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世:象征繁华与喧嚣。
  • 九华:隐逸的理想之地,代表道教文化。
  • 龟与鹤:象征长寿与超然的生活。
  • 烟霞:代表宁静的自然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隐居地点是哪个?

    • A. 泰山
    • B. 九华山
    • C. 黄山
    • D. 嵩山
  2. 诗中“遗篇补乐府”意指什么?

    • A. 诗人创造了新诗
    • B. 诗人抄写了古书
    • C. 诗人继承并丰富了乐府诗
    • D. 诗人放弃了写作
  3. “池静龟升树”中,龟的升树象征着什么?

    • A. 生活的繁忙
    • B. 自然的和谐
    • C. 人生的困惑
    • D. 忙碌的工作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隐逸与自然的和谐,但更多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
  • 李白《月下独酌》:探讨了孤独与酒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孝若湖上作 和陶饮酒二首 九日南山 水调歌头(九日修故事访南山,崖间有前太守所作水调歌头,率尔次韵) 雁门烟雨 奉赠和斋悉焚父券 江城子 小重山 和稼轩韵 清平乐 菩萨蛮 夏日访潘子见归舟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齐字旁的字 冬日之温 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严以律己,宽以字人 走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主辱臣死 霜力 吃语诗 包含率的词语有哪些 报冰公事 龠字旁的字 敬灶 后果前因 廾字旁的字 遗行 凉了半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