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1:00
蓦山溪·梅梢破萼
作者: 佚名 〔宋代〕
梅梢破萼,已见春心了。
别有淡容仪,又不与嫣然同笑。
东风翦蜡,簇作闹蛾儿,
冰未泮,水犹寒,散在千林表。
轻衫小帽,行尽荒山道。
一点麝脐香,恼著人多多少少。
月斜门掩,消损怕黄昏,
清影乱,翠帏深,且喜归来早。
梅花的花蕾已经破裂,春天的心情也随之涌现。
她的容颜清淡,与嫣然一笑的花儿不同。
东风轻拂,像剪刀一样修剪着蜡烛,
冰还没融化,水依然寒冷,散布在千林之外。
穿着轻盈的衣衫,戴着小帽,走完了荒凉山道。
一缕麝香,微微扰动着人心。
月光斜照,门轻轻关上,害怕黄昏的来临,
清影摇曳,翠帷深垂,庆幸自己早早归来。
此词的作者并不明确,属于宋代的佚名作品。宋代文学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此词创作于春季,描绘了梅花的初绽以及春天的气息,表达了对春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蓦山溪·梅梢破萼》是一首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词作,通过描绘梅花的绽放与春天的气息,展示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词中开头以“梅梢破萼”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梅花初开的景象,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这种自然景象不仅仅是对春季的描绘,更是对生命复苏的赞美。
接着,词中提到“别有淡容仪”,强调了梅花的清雅与独特,展现了与其它花卉的不同之处,表现了作者对梅花的偏爱和对美的细致观察。随后,东风的描写通过“翦蜡”这一形象传达出春风的温柔和生机,仿佛春天的气息在空气中轻柔地流动。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用“轻衫小帽”描绘了自己在荒山小道上行走的情景,体现了一种闲适和自在的生活方式。麝香的意象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柔情,这种香气恰似春天的气息,让人陶醉。结尾处,词人对于黄昏的惧怕与对早归的喜悦,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珍惜。
整首词在意象上清新自然,富有春天的气息,感情细腻,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春天的期待。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复苏的赞美,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春天的氛围,展现了生命的复苏和希望。
“梅梢破萼”指的是:
A. 春天的到来
B. 梅花的凋零
C. 冬天的寒冷
D. 秋天的落叶
诗中“轻衫小帽”描绘的是:
A. 诗人的身份
B. 诗人的服饰
C. 诗人的心情
D. 诗人的家庭
“月斜门掩”表达了:
A. 诗人对夜晚的恐惧
B. 诗人对黄昏的感慨
C. 诗人对明天的期待
D. 诗人对阳光的喜爱
这种对比展示了不同诗人对春天及梅花的不同理解与表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