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李起居赴池州》

时间: 2025-07-27 14:56:38

诗句

天子念疲民,分忧辍侍臣。

红旗高起焰,绿野静无尘。

阙下亲知别,江南惠化新。

朝昏即千里,且愿话逡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56:38

原文展示

送李起居赴池州
作者: 姚合 〔唐代〕

天子念疲民,分忧辍侍臣。
红旗高起焰,绿野静无尘。
阙下亲知别,江南惠化新。
朝昏即千里,且愿话逡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天子关心疲惫的百姓,为了分忧,停止了对侍臣的侍候。红色的旗帜高高飘扬,焰火在空中闪烁,而绿野一片宁静,没有丝毫尘埃。在宫阙下,亲友依依告别,江南的惠化正在渐渐焕新。即便相隔千里,日夜思念,愿意在此时此刻与友人畅谈。

注释

  • 天子:指皇帝。
  • 疲民:疲惫的百姓。
  • 分忧:分担忧虑。
  • 辍侍臣:停止对侍臣的侍奉。
  • 红旗:象征朝廷的威仪。
  • 阙下:宫阙之下,指皇宫。
  • 惠化:美好的化育,指江南的美好风光。
  • 逡巡:徘徊,指相聚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合,唐代诗人,生于公元约去世于约830年,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表达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起居赴池州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百姓关怀的主题。

诗歌鉴赏

这首《送李起居赴池州》不仅是一首离别诗,更是融入了对国家和民生的深切关怀。开篇即提到“天子念疲民”,这样直接的表述引领读者走入一个关心民生的宏大背景,表现出作者对当时政治的敏感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接着“红旗高起焰,绿野静无尘”展现出一种安宁与庄重的氛围,红旗象征着朝廷的威仪,绿野则暗示着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阙下亲知别,江南惠化新”两句将离别的情感与自然的生机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最后一句“朝昏即千里,且愿话逡巡”更是将思念和对话的渴望推至高潮,表现出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时光的珍贵。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出唐代诗歌的典雅与深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天子念疲民,分忧辍侍臣”:这里表现了皇帝对百姓的关心,间接反映了政治的责任。
    • “红旗高起焰,绿野静无尘”:色彩对比中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景。
    • “阙下亲知别,江南惠化新”:离别的场景与生机勃勃的江南形成鲜明对比。
    • “朝昏即千里,且愿话逡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希望再聚的愿望。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朝昏即千里”,结构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用“红旗”与“绿野”对比,营造出鲜明的场景。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离别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恋,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民众的关怀,展现了人文关怀的主题。

意象分析

  • 天子:象征权力与责任。
  • 红旗:代表朝廷的威严与荣耀。
  • 绿野:自然的宁静与生机。
  • 阙下:离别的场所,传统文化的象征。
  • 江南:富饶与美丽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天子念疲民”,这句话主要表达什么? A. 皇帝无心政事
    B. 皇帝关心民生
    C. 皇帝喜爱游玩

  2. “红旗高起焰”中的“红旗”象征什么? A. 叛乱
    B. 朝廷的威仪
    C. 战争

  3. 诗中“阙下亲知别”描绘的是哪种情感? A. 失落
    B. 友情
    C. 爱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王之涣
  • 《夜泊牛头》,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送李起居赴池州》和王之涣的《送别》,两者都反映了离别的情感,但前者更注重于社会背景与人文关怀,而后者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九日偕兄弟登少岷山作 九日诸人集于资福阁次高季应韵三首 其二 九日偕计山长游西岩寺次韵 九日鹤塘庄过黄耳祠次高进之韵六首 其一 九日黔国后园二首 其二 九日与友人登高 九日卧病写怀时驾至临清 九日辛丑 九日代罗樊二妓招舒著作 九日偕丘世杰俊宾吴文泰吴仲诚高崇德游石砻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误入歧途 敢做敢为 缵缉 釆字旁的字 弄巧成拙 足字旁的字 聪明正直 洋务 击钟陈鼎 苕溪渔隐丛话 牛字旁的字 回龙汤 包含克的成语 入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椎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