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2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29:05
齐天乐 其一
西风吹起清游兴,罗衣嫩寒初动。
柳叶辞秋,菱花病雨,堤外湿阴凉冻。
吟肩瘦耸。算如此烟收,野鸥堪共。
树杪楼台,两三萧寺暮云重。
兰亭高会已矣,问当年韵事,谁继觞咏。
我辈能狂,山灵欲笑,不放酒杯闲空。
峰鬟翠拥。认镜里妆痕,未醒残梦。
倚醉行歌,画船随意拢。
秋风起时,勾起我清游的兴致,轻薄的衣服已经感到一丝寒意。
柳叶在告别秋天,菱花因雨而显得憔悴,堤外的湿气让人感到阴凉和冷冻。
我吟唱时肩膀微微耸动。想来这烟雾散去后,野鸥也能相伴而行。
树梢和楼台上,几座萧条的寺庙被暮云笼罩。
兰亭的盛会已经过去了,问起往年那些韵事,谁能继续饮酒作诗呢?
我们这一辈人虽然狂放,山中的灵气似乎想笑,却不愿意让酒杯空闲。
山峰环绕如翠,照镜子时才发现妆容的痕迹,仍未从残梦中醒来。
倚着酒意唱歌,画船随意地靠拢。
黄燮清(生年不详—约1820年),字子华,号伯甸,清代诗人,生于今浙江省。他的诗作常富有情感和意境,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此诗作于秋季,可能是在某次秋游中,诗人感受到自然的清寒与人事的变迁,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黄燮清的《齐天乐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景色与人们的情感。开篇以“西风吹起清游兴”引入,激起了诗人内心的游兴,紧接着描绘了秋风中的清寒与自然的凋零,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感伤。诗中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描写,体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
“兰亭高会已矣,问当年韵事,谁继觞咏”一句,既是对过去文人雅集的追忆,也暗示了对当今文人风采的失落感。诗人在反思自我与时代的关系时,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慨叹。“我辈能狂,山灵欲笑”,诗人虽有一腔狂热,但也感受到自然的冷淡与不屑,表现出一种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交错,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反思,展现了清代文人的情怀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与人的感受,反映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人生哲理。
诗中“西风”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诗人对“兰亭高会”的态度是?
A. 怀念
B. 轻视
C. 冷漠
D. 不屑
“我辈能狂,山灵欲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无奈
C. 欢乐
D. 悲伤
黄燮清的《齐天乐 其一》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自然景色与人事感慨的结合,前者以清秋为背景,后者则是在春天的忧伤。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