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景州开福寺塔》

时间: 2025-05-20 05:50:34

诗句

百里见卓锥,震旦仰雄最。

叩门谒香台,据地乃非大。

削立外无阶,穿空中不碍。

矫立长风巅,万里散秋籁。

天地莽相围,白日转檐外。

太行青嶂断,烟雾积幽蔼。

漳汶与滹沱,流空忽交会。

帆樯趋溟渤,鸿雁下吴会。

回首送秋云,萧萧出燕塞。

缅思开皇年,建造盛幢盖。

移国女宠阶,贻家适宗废。

福田安得长,遗迹岿犹在。

嗟余尘鞅倦,聊驻绝景对。

落景下层梯,茫茫广川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5:50:34

原文展示:

百里见卓锥,震旦仰雄最。
叩门谒香台,据地乃非大。
削立外无阶,穿空中不碍。
矫立长风巅,万里散秋籁。
天地莽相围,白日转檐外。
太行青嶂断,烟雾积幽蔼。
漳汶与滹沱,流空忽交会。
帆樯趋溟渤,鸿雁下吴会。
回首送秋云,萧萧出燕塞。
缅思开皇年,建造盛幢盖。
移国女宠阶,贻家适宗废。
福田安得长,遗迹岿犹在。
嗟余尘鞅倦,聊驻绝景对。
落景下层梯,茫茫广川晦。

白话文翻译:

在百里之外就能看到那高耸如锥的塔,震旦大地上最为雄伟。敲门拜访香台,所处之地并不算大。塔身削尖,外面没有台阶,直穿云霄毫不碍事。它矗立在长风的顶端,万里之遥传来秋天的松涛。天地茫茫将它环绕,白日的光辉照耀在屋檐之外。太行山上的青嶂断裂,烟雾缭绕形成幽深的景象。漳河、汶河与滹沱河,空中忽然交汇。帆船驶向渤海,鸿雁朝吴地飞去。回首望去送走秋云,萧萧之声从燕塞传来。缅怀开皇年间,壮丽的塔楼是如何建成的。国家的女宠被移走,宗族的繁华也随之消逝。福田如何能够长久?遗留下来的痕迹依然存在。唉,我已厌倦尘世,愿在这绝美的景致中驻足。落日的余晖洒下,广阔的河川显得昏暗。

注释:

  • 卓锥:指高耸的塔,形如锥子。
  • 震旦:古代对中国的称呼。
  • 叩门:敲门,表示礼节上的拜访。
  • 香台:香火缭绕的地方,象征寺庙。
  • 削立:削尖而直立,形容塔的形状。
  • 矫立:笔直地耸立。
  • 长风巅:高处,指塔所处的位置。
  • 秋籁:秋天的松涛声。
  • :广阔而茫茫的样子。
  • 福田:本指佛教的福地,后引申为福气的来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鼐(1731年-1815年),字崇禧,号阮亭,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丽,语言优美,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姚鼐的诗作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

《景州开福寺塔》创作于姚鼐游览景州开福寺塔时,诗中表达了他对这座雄伟塔楼的赞美与感慨,同时也融入了对历史的回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景州开福寺塔》是一首以景物描写为主的诗作,通过对开福寺塔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用“百里见卓锥”描绘了塔的高耸,展现出其雄伟的姿态。接着,诗人通过“叩门谒香台”的描写,暗示了人们对信仰和美好事物的向往。此后,诗中“削立外无阶,穿空中不碍”,表现出塔的巍峨与超然,似乎在说它不受世俗的羁绊,直冲云霄。

在意象的层次上,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如“万里散秋籁”、“白日转檐外”,展现出一种宽广与悠远的感觉,仿佛在诉说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诗人通过“回首送秋云,萧萧出燕塞”的描写,抒发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显示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既是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历史的厚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里见卓锥:在远处一百里之外就能看到高耸的塔,显示了塔的高度和显眼。
  2. 震旦仰雄最:在震旦这片土地上,它是最为雄伟的建筑。
  3. 叩门谒香台:敲门拜访香台,表示对圣地的尊重和向往。
  4. 据地乃非大:所处的地方并不算大,但塔的气势却不容忽视。
  5. 削立外无阶:塔身削尖,外面没有台阶,形容塔的独特结构。
  6. 穿空中不碍:直冲天际,毫不受阻,暗示其超凡脱俗。
  7. 矫立长风巅:塔矗立在高处,迎风而立,显得更加伟岸。
  8. 万里散秋籁:万里之外传来秋风的声音,增添了孤高的气氛。
  9. 天地莽相围:周围的天地显得广阔无边,将塔包围。
  10. 白日转檐外:阳光照耀在塔檐之外,构成美丽的光影。
  11. 太行青嶂断:太行山的青色山脉在远处断裂,显示出地形的变化。
  12. 烟雾积幽蔼:烟雾弥漫,形成幽深的景象。
  13. 漳汶与滹沱:指两条河流,象征水的交汇。
  14. 流空忽交会:河流在空中汇聚,展现出空间的流动感。
  15. 帆樯趋溟渤:船帆驶向渤海,展现出航海的壮丽。
  16. 鸿雁下吴会:鸿雁飞向吴地,暗示迁徙与归属。
  17. 回首送秋云:回望时送走了秋天的云彩,表达了对时光的思考。
  18. 萧萧出燕塞:秋风萧瑟,声音从燕塞传出,增添了孤寂感。
  19. 缅思开皇年:回想开皇年间的辉煌,表现对历史的怀念。
  20. 建造盛幢盖:指那壮丽的塔楼是如何建成的。
  21. 移国女宠阶:国家的女宠被迁移,暗示政治的变迁。
  22. 贻家适宗废:家族的繁荣逐渐消逝,反映出历史的无常。
  23. 福田安得长:福田何以能长久?表达对永恒的渴望。
  24. 遗迹岿犹在:虽然人事已非,但遗留下来的痕迹仍在。
  25. 嗟余尘鞅倦:我已厌倦尘世的纷扰。
  26. 聊驻绝景对:暂时停留在这绝美的景致中。
  27. 落景下层梯:落日的余晖洒下,形成层层梯田的景象。
  28. 茫茫广川晦:广阔的河川显得昏暗,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塔比作高耸的锥,增强形象感。
  • 对仗:如“削立外无阶,穿空中不碍”,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夸张:通过“百里见卓锥”夸大了塔的高度,突出其伟岸。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开福寺塔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对壮丽景观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信仰、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秋云:代表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带有一丝萧瑟的情感。
  • 鸿雁:象征迁徙与归属,反映出人对故土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日转檐外”中的“白日”指的是什么?

    • A) 月亮
    • B) 太阳
    • C) 星星
  2. “百里见卓锥”中的“卓锥”指的是什么?

    • A) 高山
    • B) 塔
    • C) 树木
  3. 诗中提到的“开皇年”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 A) 汉朝
    • B) 隋朝
    • C) 唐朝

答案:

  1. B) 太阳
  2. B) 塔
  3. B) 隋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鹤楼》 by 崔颢
  • 《登高》 by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黄鹤楼》:同样以高耸的建筑为主题,表达对历史的追忆,但更强调离愁别绪。
  • 《登高》:通过高处的视角,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景州开福寺塔》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姚鼐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历史与诗歌的交融:姚鼐的诗歌世界》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红窗听 易朱弦作新操 红窗听 其二 红窗听 其一 红窗听 长寿乐 忆瑶姬 忆瑶姬 忆瑶姬 忆瑶姬 题米楼高山流水图,即送归西泠 忆瑶姬 蒙段祠古柏,用定公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繍的简体字怎么写?繍字简体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耳刀旁的字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老斫轮 焕然一新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雾驳 斗字旁的字 螟衏 寒结尾的成语 目营心匠 卖笑追欢 楷书歌字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楷书歌字_汉字笔顺学习 包含酝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糸字旁的字 猴子救月 刑章 和盘托出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