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病中宿宜阳馆闻雨》

时间: 2025-05-12 20:48:11

诗句

难眠夏夜抵秋赊,帘幔深垂窗烛斜。

风吹桐竹更无雨,白发病人心到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20:48:11

原文展示

难眠夏夜抵秋赊,
帘幔深垂窗烛斜。
风吹桐竹更无雨,
白发病人心到家。

白话文翻译

在这难以入眠的夏夜,仿佛已秋天来临,
窗帘垂得很低,蜡烛的光也显得斜斜的。
风吹动着桐树和竹子,却没有下雨,
白发的病人心中只愿早日回家。

注释

  1. 难眠:难以入睡,形容夜晚的心情。
  2. 秋赊:秋天的气息似乎已经来临,实际上是夏末的感觉。
  3. 帘幔:窗帘,深垂指窗帘拉得很低。
  4. 窗烛:窗前的蜡烛。
  5. 风吹桐竹:桐树和竹子,常见的植物,象征自然环境。
  6. 白发:年老的人的象征,表现出诗人的身体状况。
  7. 病人:指因病而卧床的人,这里暗指诗人自己。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白发病人”可以感受到一种借古喻今的情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与健康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约是唐代的诗人,较少见于文献中,作品多以抒情见长。他的诗风细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李约生病期间,表现了在病中对生活的思考。诗中透出对家庭的思念,体现了个人在疾病中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病中宿宜阳馆闻雨》是一首表达孤独与思念的诗。诗人在病中,面对夏夜的烦闷和即将来临的秋意,内心感到无比的孤独。深垂的帘幕和斜斜的烛光,营造出一种凝重而又惆怅的氛围。诗的最后一句“白发病人心到家”最为打动人心,病痛让人更加渴望家乡的温暖,反映出人们对家的思念与归属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折射出人们在生活困境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家庭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难眠夏夜抵秋赊:表现出夏夜的漫长和难以入眠,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 帘幔深垂窗烛斜:窗帘低垂,烛光斜照,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紧张的氛围。
    • 风吹桐竹更无雨:自然界的风与树木的摇曳,暗示着外界的无情与内心的孤寂。
    • 白发病人心到家:病痛使人更加思念家乡,白发象征着年老和病弱。
  2.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风吹桐竹更无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帘、烛、风、竹等意象,构建出一种孤独和思乡的情境。
  3.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病痛的描写,表达了对家庭的思念和对健康的渴望,折射出人们在困境中的无奈与希望。

意象分析

  1. 夜晚:象征孤独与思考的时刻。
  2. 帘幕与蜡烛:暗示封闭与微弱的希望。
  3. 风与树:象征自然的无情与人生的变幻。
  4. 白发病人:象征着衰老、病痛与对家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帘幔”指的是什么?

    • A. 窗帘
    • B. 被子
    • C. 桌布
    • D. 门帘
  2. “白发病人心到家”中的“白发”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失落
    • C. 年老与病痛
    • D. 快乐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的情感。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展现了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李约的《病中宿宜阳馆闻雨》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现了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但李约更侧重于病痛的孤独感,而杜甫则是对家庭团聚的渴望。李约的诗更为细腻,情感上更显脆弱;杜甫的诗则更为豪放,情感上更显坚定。

相关查询

骊宫高 对酒 春日闲居三首 其二 自题 早夏晓兴赠梦得 浦中夜泊 临都驿答梦得六言二首 寄皇甫宾客 白鹭 题平泉薛家雪堆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車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曲阿 笔补造化 唯力是视 人杰地灵 工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閠字旁的字 欲洁何洁 包含匠的词语有哪些 龙楼凤城 土卙 氏字旁的字 托称 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奉土 变故易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