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满江红 和曹顾庵年伯》

时间: 2025-05-17 04:35:14

诗句

秋近江南,荷香处、绿波烟涨。

消永昼、一觞一咏,葛巾无恙。

文宴不须陈玳瑁,淋漓醉墨瑶笺上。

鲙松陵、新钓四腮鲈,渔家饷。

小鼎中,轻云漾。

险韵句,频频唱。

也胜它黄公垆畔,共酌村酿。

细雨曾催杜老诗,花开不待三郎杖。

看群贤满座似神仙,兰亭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4:35:14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和曹顾庵年伯
作者: 吴绡 〔清代〕

秋近江南,荷香处绿波烟涨。
消永昼一觞一咏,葛巾无恙。
文宴不须陈玳瑁,淋漓醉墨瑶笺上。
鲙松陵新钓四腮鲈,渔家饷。
小鼎中,轻云漾。
险韵句,频频唱。
也胜它黄公垆畔,共酌村酿。
细雨曾催杜老诗,花开不待三郎杖。
看群贤满座似神仙,兰亭状。

白话文翻译

秋天快到江南,荷花的香气弥漫在绿波荡漾的水面上。
消磨漫长的白昼,举杯吟唱,葛巾依旧无恙。
文人聚会不必用珍贵的瑳瑁器皿,尽情醉倒在墨香四溢的瑶笺上。
松陵的新鲜鲈鱼,渔民带来的美味。
小鼎中,轻云在飘荡。
险峻的韵句,频频吟唱。
也胜过在黄公的酒肆旁,共同品味村里的美酒。
细雨曾催促杜甫作诗,花儿的开放不再等待三郎的拐杖。
看满座的群贤如神仙一般,宛如兰亭之会。

注释

  • 荷香:指荷花散发的香气,象征清新和美丽。
  • 葛巾:一种用葛麻编织的头巾,古代文人常佩戴。
  • 玳瑁:一种名贵的海龟,常用作高档器皿的材料。
  • :指用鱼制成的菜肴,鲈鱼是一种美味的淡水鱼。
  • 松陵:地名,可能指与渔业有关的地方。
  • 黄公:指黄庭坚,北宋著名书法家和诗人,以酒文化著称。
  • 兰亭:指兰亭集序,王羲之的名作,象征文人雅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绡,清代诗人,擅长词作,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其作品多体现出文人雅趣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描绘了江南的自然美景和文人雅集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满江红》是一首清新脱俗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江南的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人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秋近江南”引入,迅速营造出一种温暖且宁静的氛围。荷香与绿波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秀美景色,更象征着诗人心境的愉悦和清澈。

接下来的吟唱部分,诗人以“消永昼一觞一咏”表现出文人聚会的悠闲与乐趣,葛巾无恙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得。在描写文宴时,诗人提到“不须陈玳瑁”,彰显了他对物质享受的淡泊,强调了精神世界的充实与丰富。

随后,诗中提到的“鲙松陵新钓四腮鲈”,以渔家美食为引子,呈现出一种田园生活的恬淡与自在。诗的最后几句,描绘了群贤聚会的场景,诗人将这幅画面与兰亭雅集相提并论,传递出对文化交流与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和人情味的江南秋景画,体现了诗人对雅致生活的追求和对友谊的深切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近江南,荷香处绿波烟涨:描绘秋天即将来临,江南的荷花香气在水面上徐徐升起,营造出清幽的自然景色。
  • 消永昼一觞一咏,葛巾无恙:表达诗人与友人共饮,吟唱的悠闲,葛巾象征文人的风雅与自在。
  • 文宴不须陈玳瑁,淋漓醉墨瑶笺上:强调文人聚会的精神享受,物质的奢华不是必须的。
  • 鲙松陵新钓四腮鲈,渔家饷:展现田园生活中的美食,渔民的馈赠使聚会更加丰富。
  • 小鼎中,轻云漾:描绘酒鼎中的酒如轻云般荡漾,传达出轻松的氛围。
  • 险韵句,频频唱:指诗人在酩酊中交替吟唱险峻的韵句,展现出文人豪放的风度。
  • 也胜它黄公垆畔,共酌村酿:与名士黄公的酒肆相比,文人的聚会同样充满乐趣。
  • 细雨曾催杜老诗,花开不待三郎杖:感慨时间的流逝,杜甫的诗作被细雨催促,花儿的开放不再等待。
  • 看群贤满座似神仙,兰亭状:最后一句将聚会的场景比作兰亭雅集,表达诗人对文人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群贤满座似神仙”,通过比喻展现诗人对友人的赞美。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美感。
  • 意象:荷香、绿波、细雨等意象,营造出江南秋天的诗意氛围。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美景和文人雅集,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香:象征清新和纯粹的环境。
  • 葛巾:代表文人风雅的生活方式。
  • :体现美食的享受和人际交流的温馨。
  • 兰亭:象征文化交流与文人聚会的理想场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荷香”代表什么? A. 秋天的寒意
    B. 清新和美丽
    C. 醉酒的情绪

  2. 吴绡在诗中提到的“葛巾”象征什么? A. 富贵
    B. 文人的风雅
    C. 普通人的生活

  3. “细雨曾催杜老诗”中的“杜老”指的是谁? A. 杜甫
    B. 杜甫的朋友
    C. 杜甫的弟子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兰亭集序》:王羲之的名作,描绘文人聚会的雅致。
  • 《秋夕》:杜甫的诗作,表达对秋天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吴绡的《满江红》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皆表现文人聚会的豪情,但吴绡更显温和闲适,而李白则显豪放与激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文人雅集的历史与文化》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和圣制过潼津关 御箭连中双兔 夜闻故梓州韦使君明当引绋感而成章 敬和崔尚书大明朝堂雨后望终南山见示之作 奉和崔尚书赠大理陆卿鸿胪刘卿见示之作 陈仓别陇州司户李维深 杂曲歌辞。长相思 饯泽州卢使君赴任 和黄门舅十五夜作 夜宴安乐公主新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向平之原 愧颜 齐东野语 灯结尾的成语 不三不四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洗垢索瘢 玉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食馈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儿字旁的字 虫虺 包含贩的成语 火字旁的字 枯蒲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靣字旁的字 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