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祁州道上》

时间: 2025-04-26 05:11:33

诗句

榆柳清阴覆井床,南风五月叫蜩螗。

我行真为村农喜,绿树中间麦尽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1:33

原文展示:

榆柳清阴覆井床,南风五月叫蜩螗。我行真为村农喜,绿树中间麦尽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夏日的乡村景象:榆树和柳树的阴影覆盖着井边的草坪,五月的南风吹来,发出蝉鸣和蟋蟀的叫声。我此行的目的,正是为了让村里的农民们高兴,绿树之间,麦子已经成熟,变成了金黄的颜色。

注释:

  • 榆柳:指榆树和柳树,常见于江南地区。
  • 清阴:清凉的阴影,形容树木的荫蔽。
  • 井床:指井边的土台,通常用来放水桶等。
  • 蜩螗:蜩是蝉,螗是蟋蟀,表示夏天的昆虫鸣叫。
  • 村农:村庄里的农民。
  • 麦尽黄:麦子成熟,变为金黄色。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蜩螗,常常与夏季的农田生活联系在一起,象征着丰收的季节。在古代文学中,常用自然景象描绘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奕禧,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田园诗闻名。他的诗多描写乡村风光和农民生活,风格质朴。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的乡村,描绘了作者在南方农村的夏季所见的生动图景,反映了农业社会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祁州道上》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展现了清代乡村的自然美与宁静生活。诗中“榆柳清阴”描绘了夏日树木的阴影,给人以清凉的感觉,非常适合炎热的天气。接着“南风五月叫蜩螗”,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强了诗的生活气息,使人仿佛置身于这个充满生机的乡村中。最为动人的一句是“我行真为村农喜”,作者的到来不仅仅是个人的游历,更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关心与支持,体现了诗人与大自然、与基层人民的深厚情感。最后一句“绿树中间麦尽黄”则以视觉的对比,呈现出丰收的喜悦,传达了一种欣慰的心情。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蕴含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榆柳清阴覆井床:榆树和柳树的阴影笼罩着井边,营造了一种清凉的环境。
    2. 南风五月叫蜩螗:五月的南风吹来,带来蝉和蟋蟀的鸣叫,突出了夏天的气氛。
    3. 我行真为村农喜:我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让村里的农民们感到高兴,表达了作者的善良与关怀。
    4. 绿树中间麦尽黄:绿树的背景下,成熟的麦子变成金黄,象征着丰收的喜悦。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景象(南风、蜩螗)赋予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榆柳清阴”和“南风五月”,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农民辛勤工作的赞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意象分析:

  • 榆柳:象征着宁静与自然美。
  • 清阴:代表夏日的凉爽,增加了诗的舒适感。
  • 蜩螗:带来了活力与生气,体现了夏季的特征。
  • 麦尽黄:象征着丰收与希望,反映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蜩螗”指的是哪种动物? A. 蝉
    B. 鸟
    C. 青蛙

  2. 诗人此行的目的是什么? A. 游玩
    B. 帮助村民
    C. 观察自然

  3. “绿树中间麦尽黄”中的“黄”指的是什么? A. 秋天
    B. 成熟的麦子
    C. 夕阳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乡村四月》by 朱自华,描绘乡村生活的自然美。
  • 诗词对比:可以对比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自然景色,感受不同诗人的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田园诗选》
  • 《陈奕禧诗文集》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祁州道上》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价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雁山 赠世元瑞芳二兄 其二 赠世元瑞芳二兄 其一 深秋漫兴 其二 深秋漫兴 其一 旧历六月上旬梦芙生辰作 其二 旧历六月上旬梦芙生辰作 其一 雨后见杏花 初春远行 秋夜雨声中闻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鬲字旁的字 包含寸的成语 斗字旁的字 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臣之心 行不苟合 彐字旁的字 昼寝 亅字旁的字 神龙失埶 帝辇之下 曲赐 悬羊卖狗 触类而通 出幽迁乔 石字旁的字 玩谑 抽开头的成语 包含诸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