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0:5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0:51:27
湘春夜月 戊午八月二十一夜忆西堂
作者: 钱斐仲 〔清代〕
画堂深,晚来烟霭冥冥。一任带荔披萝,山鬼到空庭。
正把金鱼牢合,料悬乡老桂,不返秋馨。
便玉簪敲断,雕栏拍遍,可有人应。
秋千压雨,迷藏恨月,梦去难寻。
夜黑闲阶,惟剩个冷萤穿破,几折疏棂。
曲房静掩,怎忍提蕙帐兰灯。
恨最恨似抟沙放手,十年旧事,诉与谁听。
在幽深的画堂里,夜晚的烟雾笼罩着一切。任凭那荔枝挂满枝头,山鬼依然来到空无一人的庭院。正当金鱼在水中嬉戏,猜测乡里的老桂花是否还在开香,但却不再有秋天的馨香飘来。于是我用玉簪轻轻敲断心中的思念,雕栏上拍打的声音,是否会有人回应我?秋千被雨水压得低垂,藏着对月的怨恨,梦境已经难以寻觅。夜色沉沉,只有一只冷萤穿过,折断了几根稀疏的窗棂。曲房静静地关上,怎忍心提起那蕙帐和兰灯。最让人恨的是,像沙子一样放手,我十年的旧事,又能与谁诉说呢?
作者介绍:钱斐仲,清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和深情的意境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戊午年八月二十一夜,表达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对往事的追忆与感伤。西堂可能是诗人往日的居所,充满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湘春夜月》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在夜晚独处时的孤独与思索。诗中浓厚的秋意和淡淡的乡愁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美丽的氛围。
第一联描绘了夜晚的场景,烟霭笼罩着深邃的画堂,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孤独。第二联通过描写金鱼与桂花的意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又带有一丝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几句则揭示了诗人渴望回应的孤独感,秋千、雨水、梦境等意象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充满情感波动的世界。
最后一联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痛苦地反思过去的十年,感叹时光的流逝与感情的无奈,情感的宣泄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惋惜与无奈。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内心的波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孤独的反思,揭示了人们在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无奈与痛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山鬼”指的是:
A. 传统妖怪
B. 人情的离去
C. 孤独的心情
D. 以上皆是
“抟沙放手”比喻什么?
A. 逝去的时间
B. 无法挽回的感情
C. 失去的快乐
D. 以上皆是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乡愁?
A. 金鱼与桂花
B. 秋千与雨
C. 蕙帐与兰灯
D. 夜黑与萤火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