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8:29:23
原文展示:
荒山古刹殿柱头,莱公题诗说羁游。当时海棠不择地,有似野水横孤舟。澶渊功成返黄屋,东储夜宴烧椽烛。老向雷州着绿衫,蜀芳剪弃吴舡覆。一骥向来超万群,谁与九原呼相君。天寒酒浅不供醉,卧看北风吹阵云。
白话文翻译:
在荒凉的山中古寺的殿柱上,莱公题写的诗句讲述了他的旅途。那时的海棠花无论在哪里都能生长,就像野水中的孤舟一样。他在澶渊的功绩完成后返回皇宫,东宫的夜晚宴会上燃烧着华丽的蜡烛。晚年时他穿着绿色的官服前往雷州,蜀地的芳华被剪弃,吴地的船只也覆灭了。他如同一匹超越万马的骏马,谁能与他一起在九原呼唤相君。天气寒冷,酒也不足以让人醉倒,只能躺着看北风吹过云层。
注释:
- 荒山古刹:指偏僻山中的古老寺庙。
- 莱公:指寇准,字莱公,宋代政治家、文学家。
- 羁游:指旅途中的漂泊。
- 澶渊: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濮阳市,寇准在此有重要军事成就。
- 黄屋:指皇宫。
- 东储:指东宫,即皇太子居住的地方。
- 烧椽烛:形容宴会奢华,烛光辉煌。
- 雷州:地名,位于今广东省雷州市。
- 蜀芳剪弃:比喻美好的事物被抛弃。
- 吴舡覆:吴地的船只覆灭,比喻失败或灭亡。
- 一骥:一匹骏马,比喻杰出的人才。
- 九原:指墓地,这里比喻死后的名声。
- 相君:指宰相,这里指寇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文学造诣深厚,对历史人物有深刻的理解和同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灼在参观阆州新井县丰山镇慈光院时,看到殿柱上寇准的题诗后有感而发,表达了对寇准一生经历的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寇准一生经历的描绘,展现了其从辉煌到落寞的命运变迁。诗中“荒山古刹”与“莱公题诗”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历史的沧桑感。海棠不择地的意象,象征寇准无论在何处都能展现其才华。澶渊功成与东储夜宴的描写,展现了寇准的政治生涯的高光时刻。而“老向雷州”与“蜀芳剪弃”则反映了其晚年的不幸和被边缘化的境遇。最后两句通过对寒冷环境和浅酒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寇准命运的同情和对历史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荒山古刹殿柱头,莱公题诗说羁游。
- 描述了诗人在荒凉的山中古寺的殿柱上看到寇准题写的诗句,诗句讲述了寇准的旅途漂泊。
- 当时海棠不择地,有似野水横孤舟。
- 用海棠不择地生长的意象,比喻寇准无论在何处都能展现其才华,如同野水中的孤舟一样坚韧。
- 澶渊功成返黄屋,东储夜宴烧椽烛。
- 描述了寇准在澶渊的军事成就后返回皇宫,东宫的夜晚宴会上燃烧着华丽的蜡烛,展现了其政治生涯的高光时刻。
- 老向雷州着绿衫,蜀芳剪弃吴舡覆。
- 反映了寇准晚年的不幸,穿着绿色的官服前往雷州,蜀地的芳华被剪弃,吴地的船只也覆灭了,象征其被边缘化的境遇。
- 一骥向来超万群,谁与九原呼相君。
- 比喻寇准如同一匹超越万马的骏马,表达了对其杰出才能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其死后的名声。
- 天寒酒浅不供醉,卧看北风吹阵云。
- 通过对寒冷环境和浅酒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寇准命运的同情和对历史无常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海棠不择地”比喻寇准的才华无处不在,“一骥向来超万群”比喻其杰出才能。
- 拟人:如“蜀芳剪弃”将蜀地的芳华拟人化,表达了被抛弃的意象。
- 对仗:如“澶渊功成返黄屋,东储夜宴烧椽烛”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寇准一生经历的描绘,展现了其从辉煌到落寞的命运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和对历史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荒山古刹:象征历史的沧桑和遗迹。
- 海棠不择地:象征寇准的才华无处不在。
- 澶渊功成:象征寇准的政治生涯的高光时刻。
- 东储夜宴:象征奢华和辉煌。
- 雷州绿衫:象征晚年的不幸和被边缘化。
- 蜀芳剪弃:象征美好的事物被抛弃。
- 吴舡覆:象征失败或灭亡。
- 一骥超万群:象征杰出的人才。
- 九原呼相君:象征死后的名声。
- 天寒酒浅:象征寒冷环境和浅酒不足以让人醉倒。
- 北风吹阵云:象征历史的无常和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莱公”指的是谁?
A. 王灼
B. 寇准
C. 苏轼
D. 欧阳修
- “澶渊功成返黄屋”中的“澶渊”是指什么地方?
A. 河南省濮阳市
B. 河北省保定市
C. 山东省济南市
D. 江苏省南京市
- 诗中的“东储夜宴烧椽烛”描绘了什么场景?
A. 战争胜利后的庆祝
B. 皇宫中的奢华宴会
C. 文人雅集
D. 民间节日
- “老向雷州着绿衫”中的“雷州”位于今天的哪个省?
A. 广东省
B. 广西省
C. 福建省
D. 海南省
- 诗中的“一骥向来超万群”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 B
- A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寇准的其他诗作,如《登鹳雀楼》等,可以了解其文学风格和思想。
- 王灼的其他诗作,如《题西林壁》等,可以了解其文学造诣和风格特征。
诗词对比:
- 寇准的《登鹳雀楼》与王灼的《题西林壁》对比,可以了解两位诗人的不同风格和思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代文学史》
- 《寇准诗集》
- 《王灼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