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11:0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11:06:49
齐天乐 眼镜
作者: 杨抡 〔清代〕
现前便是光明藏,依然那时年少。
有影双圆,无花并蒂,阁住鬓丝轻巧。
纤翳净扫。怪隔一层云,转增分晓。
幸未深深,比量依约近寅卯。
当年曾见古道。静观还自得,和月幽抱。
青白徒翻,妍媸莫辨,短处偏逢嘲笑。
今番了了。恍世界琉璃,顿消烦恼。
解识连环,镜中人更好。
这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眼前美好事物的感悟。诗中提到“光明藏”,暗指年轻时的朝气和活力。紧接着通过“影双圆”和“无花并蒂”的意象,描绘出了一种和谐美好的状态。再到“阁住鬓丝轻巧”,显示出生活中的细腻与轻盈。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感叹生活中被云雾遮挡的真相,然而这种遮挡反而让他更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诗中提到的“古道”与“和月幽抱”,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智慧的结合。最后,通过“世界琉璃”表现出对生活中烦恼的超脱,以及对自我的重新认识。
杨抡,清代诗人,生平事迹鲜为人知,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的深情描写,风格清新淡雅。
《齐天乐 眼镜》写于清代,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感悟。
《齐天乐 眼镜》以眼镜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多重理解。诗人在开篇提到“光明藏”,可以看出他对光明的渴望和对年轻时光的怀念。接着通过描绘眼镜的双圆形状,形象地表现出视野的清晰与生活的美好。在随后的描写中,诗人将细腻的生活体验与自然美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态度。尤其是“静观还自得,和月幽抱”,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统一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中还表现出一种哲学的思考,面对生活的挑战与烦恼,诗人选择以“镜中人更好”的态度,来反观自我,超越现实的困扰。在诗的最后,诗人通过“恍世界琉璃”的意象,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仿佛一切烦恼都在这清澈的镜中得以消解。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眼镜的美感,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升华,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围绕“眼镜”这一意象,探讨了自我反思与生活的领悟。诗人通过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思考,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强调在生活中发现美好与自我的重要性。
“光明藏”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镜中人”象征着?
“静观还自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