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孟津 其一》

时间: 2025-05-12 06:10:44

诗句

樯橹横移岸,楼台背枕河。

飞甍临积水,悬霤下洪波。

蛟避荆飞剌,龙惊女激歌。

自怜非估客,风浪饱经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6:10:44

原文展示:

樯橹横移岸,楼台背枕河。
飞甍临积水,悬霤下洪波。
蛟避荆飞剌,龙惊女激歌。
自怜非估客,风浪饱经过。

白话文翻译:

船桅横卧在岸边,楼台背靠着河流。
飞阁临近着积水,悬崖上水波奔腾而下。
蛟龙避开荆棘的刺,龙也被女歌手的激昂歌声惊动。
我自怜不是贩子,经历风浪已饱经沧桑。

注释:

  • 樯橹:指船的桅杆和舷边,形容船只的状态。
  • 飞甍:高耸的楼阁,这里指的是楼台建筑。
  • 悬霤:悬崖,水从悬崖上流下。
  • :传说中的龙,形容水中生物的神秘性。
  • 荆飞剌:荆棘的刺,形容危险和障碍。
  • 女激歌:女歌手激昂的歌声,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情感。
  • 估客:指贩卖货物的商人,诗人以此表示自己并非追求经济利益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慎,字用修,号止庵,明代人,曾任礼部侍郎,精于诗文,尤其擅长古体诗和词。其作品多体现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在这种背景下抒发了对时局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描绘的河流与船只,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风雨与波折。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景象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舟行水上的感慨。开篇通过“樯橹横移岸,楼台背枕河”描绘出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既有船只的移动,又有静谧的楼台,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水乡图景。接下来“飞甍临积水,悬霤下洪波”进一步深化了景色的层次感,水波奔腾而下,仿佛带动了整个景象的律动。

在后两句中,诗人通过“蛟避荆飞剌,龙惊女激歌”引入了生物和音乐的元素,生动展现了水中的生物对环境的敏感,以及女歌手激昂的歌声如何影响周围的氛围。这些都为整首诗增添了活力与情感的深度。

最后一句“自怜非估客,风浪饱经过”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表达了对自身经历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理解。诗人并不追求物质利益,而是经历了风浪后,更加珍视生命的体验和情感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樯橹横移岸,楼台背枕河:描绘了船只靠岸,楼台依水而建的景象,呈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环境。
  • 飞甍临积水,悬霤下洪波:飞阁高耸,水波浩荡,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 蛟避荆飞剌,龙惊女激歌:自然与人文元素的结合,表现出生物对于环境的敏感。
  • 自怜非估客,风浪饱经过:诗人自我反省,表达了对人生经历的理解和对物质利益的淡泊。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自然现象比喻人生的波折。
  • 拟人:蛟龙、龙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经历的思考,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不畏艰险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樯橹: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旅途的波折。
  • 楼台:代表着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与和谐共生。
  • 飞甍: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高远。
  • 蛟龙:自然的力量与神秘,寓意人生的不可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樯橹横移岸”是指:

    • A. 船只停靠在岸边
    • B. 船只在水中漂浮
    • C. 船只被风吹走
    • D. 船只在岸边修理
  2. “自怜非估客”表达了诗人的:

    • A. 对物质的追求
    • B. 对生活的无奈
    • C. 对人生经历的反思
    • D. 对他人的羡慕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景象,但更多的是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展现出李白的豪放与奔放。
  • 杜甫《春望》:则倾向于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社会的关心,反映出杜甫的沉重与责任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杨慎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不见隐君子 云门道中晚步 和近思二首 赠朱少章 雨中登北楼 偶成 次韵林明甫言志 奉陪赵颜术登叠嶂还饮陵峰梅竹间 郑尚明学士挽诗二首 十样花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切合实际 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俯首听命 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默传 粲花之论 包含陶的词语有哪些 丶字旁的字 无名之师 谷字旁的字 嚎呼 提土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诰敕房 名头 畏怯 党同伐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