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声声慢 题停琴士女图》

时间: 2025-06-25 03:15:25

诗句

帘垂有影,院静无声,谁家待月阑干。

两点深颦,分付次第眉山。

薄妆乍侻,便低鬟、更自幽妍。

心事远,看转将瑶轸,尚怯春寒。

只有梅花知得,爱香生弦外,韵在丝前。

小立徘徊,肯教流响空烟。

人间尚留粉本,不愁他、轻误华年。

凝望处,想参横、依约未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6-25 03:15:25

原文展示:

声声慢 题停琴士女图
作者: 厉鹗

帘垂有影,院静无声,谁家待月阑干。
两点深颦,分付次第眉山。
薄妆乍侻,便低鬟更自幽妍。
心事远,看转将瑶轸,尚怯春寒。
只有梅花知得,爱香生弦外,韵在丝前。
小立徘徊,肯教流响空烟。
人间尚留粉本,不愁他轻误华年。
凝望处,想参横依约未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院子,帘子垂下,影子摇曳,夜晚的寂静中,有谁在月下等候。她眉头微蹙,似在传递心事。轻薄的妆容显得格外动人,发髻低垂,增添了几分幽雅。心中的忧虑似乎随风而逝,只是对春寒还有些许畏惧。梅花是唯一懂她的人,花香在琴弦之外,音韵在琴弦之前。她微微站立,徘徊不去,似乎不愿让声音在空中流散。人间留存的美好,不必担心会在岁月中轻易消逝。凝视的地方,似乎她还未入梦,仍在思念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 窗帘
  • 待月阑干: 等待月光照耀的栏杆
  • 深颦: 深深的皱眉
  • 薄妆: 淡妆
  • : 发髻
  • 瑶轸: 琴弦
  • : 害怕
  • 梅花: 象征高洁与坚韧的花
  • 流响: 声音流淌
  • 粉本: 美好的容颜

典故解析:

  • 梅花: 在中国诗词中,梅花常常象征着坚韧和高洁的品格。
  • : 作为文人雅士的象征,琴在古代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常与情感、思念等主题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厉鹗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辞藻而著称,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情感寄托和文化内涵的时期,诗中通过描绘士女图,引发了对爱情、思念和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声声慢 题停琴士女图》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通过描绘一个静谧的院落场景,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感慨。诗中“帘垂有影,院静无声”开头便营造出一种宁静、孤独的氛围,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思念和渴望。

“深颦”和“薄妆”相辅相成,既展示了女子的美丽,又隐含了她内心的忧虑与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形象,似乎在倾诉她的心事。在“心事远,看转将瑶轸”的句子中,琴声的悠扬与内心的孤独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几句,诗人通过“人间尚留粉本”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暗示尽管生活中有许多遗憾,依然要珍惜当下的美好。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帘垂有影:帘子垂下,影子摇曳,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院静无声,谁家待月阑干:院子里静得没有声音,令人好奇哪家人在月下等候。
  3. 两点深颦:女子眉头微蹙,似乎在思念什么。
  4. 分付次第眉山:将心事一一传递,眉宇间流露出情感。
  5. 薄妆乍侻:女子淡妆初上,显得更加动人。
  6. 便低鬟更自幽妍:低垂的发髻增添了她的幽雅。
  7. 心事远,看转将瑶轸:心中的忧虑遥远,只能依赖琴声来抒发。
  8. 尚怯春寒:对春寒的畏惧,表现出她的脆弱。
  9. 只有梅花知得:梅花是唯一懂她心事的。
  10. 爱香生弦外,韵在丝前:琴声中有梅花的香气,音韵在琴弦之外。
  11. 小立徘徊:她微微站立,徘徊不去。
  12. 肯教流响空烟:不愿让声音在空中流散。
  13. 人间尚留粉本:世间仍留存美丽的容颜。
  14. 不愁他轻误华年:不必担心岁月轻易灭去美好。
  15. 凝望处,想参横依约未眠:凝视的地方,思念仍在,仿佛未入梦乡。

修辞手法:

  • 比喻: 利用“梅花”象征女子的高洁与坚韧。
  • 拟人: 将梅花和琴声赋予感情,增强情感的传达。
  • 对仗: 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出深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 高洁、坚韧,象征女子的品格。
  • : 代表文人雅士的情感寄托,寄托思念与忧虑。
  • : 象征美好和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场景是什么?
    a) 热闹的街道
    b) 静谧的院子
    c) 繁华的市集

  2. “心事远,看转将瑶轸”中,瑶轸代表什么?
    a) 琴声
    b) 笛声
    c) 鼓声

  3. 诗中提到谁懂得女子的心事?
    a) 朋友
    b) 梅花
    c) 书籍

答案:

  1. b) 静谧的院子
  2. a) 琴声
  3. b) 梅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回忆,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通过更为豪放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虽风格不同,但主题有相通之处。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雪山 鱼儿泺 出明昌界 登寿乐山 西江月 清河书画舫卷六引书史会要案影印洪 凤栖梧 贺圣朝·洞天深处 点绛唇 鸣鹤馀音卷之四 渔家傲 原作绽字,韵复,疑误 心月照云溪 景金本注云,一首本蓦山溪 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山火 包含恬的成语 辰字旁的字 阴字繁体字怎么写?阴的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纳民轨物 描写蓝天的诗有哪些?这份描写蓝天的诗句,让你轻松写出好句子_诗歌创作必备 艺术字大全_艺术字设计风格与技巧 桑户棬枢 齊字旁的字 破口痛骂 轮结尾的成语 第二字与第四字反义成语大全_反义词成语精选 火字旁的字 琼楼金阙 包含纵的成语 降贵纡尊 齰舌缄唇 诗斑 齒字旁的字 大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