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龙山送客二首》

时间: 2025-07-12 15:51:07

诗句

念念还乡未得还,偶因送客到龙山。

分明认得西归路,只是回车却入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5:51:07

原文展示:

龙山送客二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念念还乡未得还,
偶因送客到龙山。
分明认得西归路,
只是回车却入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心心念念想要回家,却一直未能如愿。今天偶然送别朋友来到龙山,明明知道西归的路在哪里,只是回程时却误入了关口,无法回家。

注释:

  • 念念:心中不断思念。
  • 还乡:回到故乡。
  • 送客:送别客人。
  • 龙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但可理解为一个山名。
  • 分明:清楚,明显。
  • 认得:认得,知道。
  • 西归路:回西方故乡的路。
  • 回车:返回时的行车。
  • 却入关:却进入了关口,暗示无法顺利归乡。

典故解析:

“龙山”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作送别的地点,具有象征意义。诗中对归乡的渴望与实际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其诗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使得许多文人产生归乡的强烈愿望。诗人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龙山送客二首》通过简练的语言,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与送别场景巧妙结合。在第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尽管他心中满怀归乡的愿望,但现实却是未能如愿的无奈。第二句的“偶因送客”则突出了诗人因送别而产生的情感波动,既是对友人的惜别,也是对自己归乡梦的提醒。后两句则通过“分明认得西归路”和“只是回车却入关”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心中的矛盾:明知道归乡的路,却因现实的束缚而无法实现。这种对比不仅加深了思乡的情感,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惆怅。整首诗以龙山为背景,渗透着乡愁的气息,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伤,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念念还乡未得还”:诗人不断思念故乡,却一直无法回去。
    • “偶因送客到龙山”:因送别朋友来到龙山,暗示送别的场合。
    • “分明认得西归路”:清楚地知道回家的路在哪里。
    • “只是回车却入关”:回程时却误入关口,象征着无法回家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对仗的修辞,如“还乡”与“送客”,对比出诗人内心的矛盾。
    • 通过“分明”和“只是”的对比,强调了对归乡愿望的清晰与实际的无奈。
  • 主题思想

    •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思乡与无奈,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归乡梦的渴望,却因现实的无情而无法实现。

意象分析:

  • 龙山:作为送别的地点,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西归路:象征归乡的希望与目标。
  • 关口:象征阻碍与无奈,暗示现实的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心中一直思念的是哪个地方? A. 龙山
    B. 故乡
    C. 客人家

  2. 诗中提到的“回车”指的是什么? A. 归乡的车
    B. 送别的车
    C. 归途中的车

  3. 诗人对归乡的感情是: A. 兴奋
    B. 无奈
    C. 忘却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送友人》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通过月亮的意象表现更为浓烈的孤独感。
  • 杨万里的《龙山送客二首》则通过送别的场景,融入了对归乡的无奈,情感更为复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蓬莱 鹧鸪天(偶有鳞翼之便,书以寄文卿) 青玉案·恍如辽鹤归华表 菩萨蛮(赏梅) 点绛唇·夜雨如倾 鹧鸪天·镂玉裁琼学靓妆 柳梢青(东园醉作梅词) 探春令·笙歌间错华筵启 摊破丑奴儿(梅词) 南歌子(早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少开头的成语 鬲字旁的字 包含货的成语 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尸字头的字 笤箕 龙神 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艮字旁的字 片言折之 不栉进士 公共关系学 熟读深思 紫葳 象辞 因变制宜 神短气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