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2:3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2:37:53
浪淘沙
——吴藻
一路看山归。路转山回,薄阴阁雨黯斜晖。
白了芦花三两处,猎猎风吹。
千古冢累累。何限残碑。
几人埋骨几人悲。
雪点红炉炉又冷,历劫成灰。
一路看着山回归,路弯弯曲曲,薄薄的阴云和雨水使得斜晖黯淡无光。
芦花已经白了几处,随风摇曳。
千古的坟冢堆积如山,多少残缺的碑文。
有多少人被埋葬,多少人感到悲伤。
炉子上雪点般的火焰又冷却,经过劫难已化为灰烬。
本诗没有具体指向某个典故,但“千古冢累累”可以引申为历史上无数埋骨之地,暗示了人类的无常与历史的沧桑。
吴藻(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对历史的思考。他的诗风沉郁、深邃,常有哲理性思考。
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人类悲剧的感慨。
《浪淘沙》是吴藻在清代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便以“一路看山归”引入,展现出一种行者的孤独与沉思。随着“路转山回”,诗人似乎在不断追寻生命的意义,然而薄阴与雨水又给这一追寻罩上了一层阴郁的色彩,象征着人生的困惑与无奈。
接下来的“白了芦花三两处”,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又似乎引发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在风的吹拂下,芦花的白色与灰色的历史交织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千古冢累累”更是将个人的沉思提升到历史的高度,多少人曾在此埋骨,多少悲伤随之而来,诗人通过这一刻画,展现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雪点红炉炉又冷,历劫成灰”,以炉火的冷却象征着生命的消逝,经历了种种磨难后,所有的辉煌最终都化为无尽的灰烬。这种对生命的思考不仅富有哲理性,同时也引发读者对自身存在的反思,使整首诗在情感上具有深邃的共鸣。
整首诗歌围绕生命的短暂与历史的沧桑展开,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沉重感受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中“千古冢累累”表达了什么?
“雪点红炉炉又冷”中的“雪点”比喻什么?
诗中反映了对人生的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