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2:42
感皇恩
事事不追求,随缘且过。
欲作神仙妄心大。
瑞云深处,一拶牢关俱破。
更谁谙自有真真个。
未及乘风,相忘物我。
比着尘凡较轻可。
无弦品弄,不若闲行闲坐。
恐知音又有松风和。
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作者不再追求世俗的名利,而是随遇而安。心中虽有想要成仙的幻想,但也明白那是一种妄想。深处云彩之中,似乎一触即破了束缚的枷锁。真正的自我是无须他人来理解的。没有乘风而去,反而在物我之间的相忘中,体会到与尘世的轻松。与其追求繁杂的声乐,不如安静地行走或坐着。也许会有知音,在松风中与我共鸣。
此诗中提到的“神仙”形象源自道教文化,常代表着追求超凡脱俗的理想。而“松风”则是古代文人所向往的自然意境,象征着清雅和悠然自得的生活。
姬翼,元代诗人,生于元代时期,其诗风常以清新脱俗、追求自然为主。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由的渴望。
这首《感皇恩》写于诗人对世事的感悟与反思中,表现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物欲与精神追求的思考。
《感皇恩》是一首表达超然淡泊人生哲学的诗作。通过简约的语言,诗人传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漠视,及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诗中“事事不追求,随缘且过”一句,展现出极为洒脱的生活态度,仿佛在告诉读者,人生的种种追求不如顺应自然、随遇而安更显得智慧与从容。
接着,诗人以“欲作神仙妄心大”自谦,指出追求不切实际的理想只是一种幻想,反映出对人生的清醒认识。诗句“瑞云深处,一拶牢关俱破”则象征着一种心灵的解脱与升华,仿佛通过内省,找到了一种更深层次的自由。
而“未及乘风,相忘物我”则是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表达,强调了在物质世界与精神境界之间的平衡。诗的最后几句“无弦品弄,不若闲行闲坐”,以一种轻松自在的方式,鼓励人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简单与宁静。
整首诗极具哲理,既有对世俗的反思,又有对自我的探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与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倡导以自然的态度面对人生,体现了一种洒脱的人生观。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随缘而安
C. 追求权力
D. 享受奢华
“欲作神仙妄心大”中的“妄心”指什么?
A. 真实的心情
B. 过于追求的心思
C. 安静的心态
D. 忘我的状态
诗中提到的“松风”象征什么?
A. 喧闹
B. 清雅与悠然
C. 财富
D. 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