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3:2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29:04
拜星月慢
作者: 陆求可 〔清代〕
烟草催黄,风蒲驻绿,几阵金飙刮面。
蛩语猿啼,闹幽人庭院。
漏声永乂手瑶阶玉砌,唯有阑干倚遍。
露白天高,看寒生翠幔。
算为欢有红裙轻艳,更休道岁月如驰电。
可奈回首生平,苦风流云散。
入秋来何地消愁叹。
带移孔瘦骨刚馀半。
又那堪辘轳声声转,晨昏不断。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烟草变黄,风吹动着蒲草,偶尔几阵金风掠过面颊。蛩音和猿啼声打扰了幽静的人们,漏水声在瑶阶玉砌上流淌,只有阑干倚靠着,静静地欣赏。清露晶莹,天空高远,寒意渐生,翠色的帷幕随之而起。虽然有红裙轻盈的舞姿,也不必再提岁月如电般飞逝。可惜回首往事,苦涩如风云般散去。入秋之后,愁绪何处可消遣?岁月已经将我的身体削瘦得只剩一半。更何况辘轳声声不断,晨昏交替,心情难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求可,清代诗人,生于1680年,卒于1732年。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常常在作品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季,正值作者对人生、岁月的思索之际,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拜星月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人生的感慨。开头几句通过描绘秋天的色彩变化,展现了季节的轮回,烟草的黄与蒲草的绿形成鲜明对比,生动而富有画面感。接着,诗人通过蛩语和猿啼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闹人的氛围,似乎在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在诗的中段,诗人提到“漏声永乂”,体现了时光的流逝与岁月的无情,阑干倚靠的意象则寓意着对往昔的眷恋与无奈。接下来的“算为欢有红裙轻艳”则转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尽管岁月如电,时光飞逝,但仍希望在有限的时光中感受生活的欢愉。最后几句则蕴含了更深的哲思,诗人以“苦风流云散”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入秋之际,面对愁苦,身体的衰弱更增添了诗人的无奈和惆怅。
整首词中,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体验,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季节更替、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在这变化中所带来的孤独与思索。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哲理思考,传达了对生命的珍惜与对过往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飙”指的是什么?
“漏声永乂”中的“漏”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红裙”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求可的《拜星月慢》与白居易的《长恨歌》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拜星月慢》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而《长恨歌》则通过叙述爱情故事来表现人生的无常与悲欢离合。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均展现了诗人在不同背景下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