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以嗜酒爱风竹卜居此林泉为韵作十小诗》

时间: 2025-05-12 14:43:40

诗句

吾心如铁石,命则薄於纸。

藉口见古人,则亦赖有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4:43:40

原文展示:

吾心如铁石,命则薄於纸。藉口见古人,则亦赖有此。

白话文翻译:

我的心如同铁石般坚硬,生命的价值却比纸还轻薄。借着与古人相对比,才得以见到这些情感的深度和存在的意义。

注释:

  • 吾心:我的心。
  • 如铁石:比喻心思坚定,毫不动摇。
  • 命则薄於纸:命运的脆弱和无常,甚至比纸张还要轻薄,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藉口:借助,借用。
  • 见古人:提到古代的哲人或诗人,借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来反观自己。

典故解析:

该诗中提到的“古人”可能指代古代的诗人或哲学家,如屈原、陶渊明等,借他们的思想和情感来映射自身的心境。诗中体现了对古代文人情感的向往和对自身命运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宗白,号云谷,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方岳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时。生活中的孤独感与对古代文人的倾慕交织在一起,促使他写下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吾心如铁石”的开头,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坚韧和对命运的无奈。铁石心肠,虽然意志坚定,却又因生命的脆弱而感到深深的惆怅。诗中“命则薄於纸”的句子,生动地展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脆弱,仿佛在提醒我们,生命的每一刻都是珍贵的,但也都是短暂的。

接着,作者通过“藉口见古人”,引入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这不仅是对古代文化的追溯,也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借助古人之智慧,方岳似乎在寻找自己内心的答案和安宁。在这短短的几句中,诗人用简练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展现了对生命的无奈、对古代文化的向往以及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沉重而又不失清雅,展现了方岳作为一个诗人对人生的深邃洞察和对自然的深情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吾心如铁石:第一句直接表明作者的内心状态,坚硬、坚定,似乎不易动摇。
  2. 命则薄於纸:这句话转折,表现出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揭示出内心的矛盾。
  3. 藉口见古人:借助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来反观自身,反映出一种对过往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比作铁石,比喻其坚定,生动形象。
  • 对比:命运的脆弱与内心的坚韧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诗人的感情深度。
  • 借古喻今:通过古人的智慧来映射自己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文化厚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身内心的反思与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展现了对生命的感慨及对自然的向往。诗人以坚韧的内心面对脆弱的生命,表达了对人类情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铁石:象征坚韧和坚定。
  • :象征脆弱和无常,突显生命的脆弱性。
  • 古人:象征智慧与情感的寄托,体现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吾心如铁石”中的“铁石”比喻什么?

    • A. 坚韧
    • B. 脆弱
    • C. 美丽
    • D. 平淡
  2. 诗中提到的“古人”主要是指:

    • A. 当代诗人
    • B. 自然界的生物
    • C. 古代的哲人和诗人
    • D. 未来的人
  3. 诗中的“命则薄於纸”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生命的无奈
    • B. 对生命的珍惜
    • C. 对命运的期待
    • D. 对死亡的恐惧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体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宁静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方岳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前者更强调内心的坚韧与脆弱,后者则表现出豪放与对生命的洒脱态度。两者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文翻译与赏析》
  • 《方岳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登宁和岭 过妙缘寺听怀上人琴 黄岩道中 题景思水芝亭 题灵石寺并简景思 过瑞岩寺示胜上人 宿佛窟寺 得二弟消息 送人之姑苏 秋怀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先意承旨 包含郎的词语有哪些 子兮 糹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缺衣无食 祺福 齐字旁的字 举棋若定 示字旁的字 独院 宵明草 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扇惑人心 足字旁的字 氲氛 风雨摇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