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4:5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4:56:35
游南禅寺
作者: 华善述 〔明代〕
秋风郭外泊,落日寺中行。
欲借空林意,聊移畏路情。
阶虫惊客住,檐鹊代僧迎。
雉堞如云近,还疑是化城。
在秋风中,船只停泊在城外,夕阳映照着寺庙的走廊。我想借用这空旷的树林的意境,暂时缓解我对道路的恐惧。台阶上的虫子吵闹着让我停下,檐下的喜鹊替僧人来迎接我。远处的雉堞像云一样近,竟让我怀疑这是不是变幻的城池。
“化城”常用于形容人与自然或人心的变幻,可能引申至对世事无常的感悟。
华善述,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展现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游南禅寺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游览南禅寺时所作,表达了他在寺庙中感受到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也反映了他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对世事变幻的感慨。
《游南禅寺》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色和寺庙的宁静,表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反思。首联“秋风郭外泊,落日寺中行”设定了一个秋日傍晚的场景,秋风送来阵阵凉意,船只停靠在城墙外面,落日的余晖洒落在寺庙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独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一种从繁嚣中解放出来的安宁。
接下来的“欲借空林意,聊移畏路情”,诗人借助空旷的树林意象,表达了对内心恐惧情绪的暂时转移。这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依赖和向往,仿佛自然能够治愈心灵的创伤。接着“阶虫惊客住,檐鹊代僧迎”,描绘了意外的细节,虫子在阶梯上吵闹,喜鹊在屋檐下迎接客人,这些细小的描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最后一句“雉堞如云近,还疑是化城”则是对眼前景象的诗意升华,雉堞在日落的余晖中显得神秘而遥远,仿佛是变化的幻影,引人深思。在这种氛围中,诗人似乎在探讨人生的无常与变化,结合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命哲学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南禅寺的游览,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内心的宁静与世事的变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深刻的思考与感悟。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对人生旅途的反思与对自然的归属感。
诗中提到的“郭外”指的是哪里?
A. 城墙内
B. 城墙外
C. 山中
D. 水边
诗人想借用什么来转移对道路的恐惧?
A. 寺庙
B. 秋风
C. 空林的意境
D. 落日
“阶虫惊客住”中的“惊”意思是:
A. 让人高兴
B. 让人惊讶
C. 让人打扰
D. 让人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