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1:1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1:10:08
两岸骚骚麦尾黄,
茅檐半瓦荫垂杨。
牧儿吹笛随归犊,
浅草平沙暝色苍。
两岸的麦田一片金黄,茅草屋檐下,半瓦遮荫,垂柳摇曳。牧童吹着笛子,伴随着归来的小牛,浅草和平沙上,夜色渐渐变得苍茫。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描写的场景和意象反映了宋代农村的宁静与恬淡,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作者介绍:洪咨夔(约1042-1107),字子明,号阮亭,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四月,正值麦子成熟之际,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春日景象,表现了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
《四月壬午发利州》是一首描绘春日乡村景象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开头两句“两岸骚骚麦尾黄,茅檐半瓦荫垂杨”描绘了麦田成熟的金黄和茅草屋檐下的阴凉,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图景。接着,牧童的笛声和归犊的画面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最后一句“浅草平沙暝色苍”则将整个场景带入暮色之中,增添了几分诗意和神秘感。整体而言,诗歌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浓厚的乡愁情怀,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测试:
诗中“骚骚”用来形容什么?
诗中提到的“牧儿”在做什么?
“浅草平沙暝色苍”中的“苍”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