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0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5:56
原文展示:
李铁枪,人之杰。将之强,手持铁枪丈二长。铁枪入手乌龙骧,龙精射之落搀抢。皇帝十有二载秋七月,红凶西来寇西浙。防关健儿走惶惶,铁枪一怒目眦裂。十万赭衣暗城阙,铁枪乌龙去明灭。须臾化作风雨来,净洗铜城满城血。呜呼!殪猰貐,屠封狼,铁枪之锋无与当。胡为将星昨夜坠昱关,铁枪一折天无光。天无光,人伥伥,云台倚天云潜伤。天子赠忠良,祠以血食冬青乡。呜呼!归来乎?铁枪。
白话文翻译:
李铁枪,是人中的豪杰。他的强大,在于手持一杆长达二丈的铁枪。铁枪在手,如同乌龙腾跃,龙精之力射落敌人的武器。在皇帝十二年的秋天七月,西方的凶寇入侵西浙。守关的勇士们惊慌失措,铁枪一怒,目眦欲裂。十万穿着赭色衣服的敌人笼罩城阙,铁枪如乌龙般明灭不定。转眼间化作风雨,洗净了铜城满城的血迹。啊!杀死了凶猛的猰貐,屠杀了封狼,铁枪的锋利无人能挡。为何将星昨夜坠落在昱关,铁枪一折,天空失去了光明。天空无光,人们迷茫,云台倚天,云彩暗自伤感。天子赠予忠良的祠堂,以血食祭祀于冬青乡。啊!归来吧?铁枪。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元代著名诗人,字廉夫,号铁崖,浙江绍兴人。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李铁枪的英雄,在元代至正壬辰年(1352年)七月二十日,在杭州击退敌寇的英勇事迹。诗中通过铁枪的象征,赞颂了英雄的勇猛和牺牲精神。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激昂的语言,塑造了一位手持铁枪的英雄形象。诗中“铁枪入手乌龙骧”等句,运用了夸张和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铁枪的威力和英雄的气概。后文通过“铁枪一怒目眦裂”等句,进一步强化了英雄的愤怒和决心。整首诗情感激昂,语言铿锵,充分展现了英雄主义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李铁枪,人之杰。将之强,手持铁枪丈二长。
铁枪入手乌龙骧,龙精射之落搀抢。
皇帝十有二载秋七月,红凶西来寇西浙。
防关健儿走惶惶,铁枪一怒目眦裂。
十万赭衣暗城阙,铁枪乌龙去明灭。
须臾化作风雨来,净洗铜城满城血。
呜呼!殪猰貐,屠封狼,铁枪之锋无与当。
胡为将星昨夜坠昱关,铁枪一折天无光。
天无光,人伥伥,云台倚天云潜伤。
天子赠忠良,祠以血食冬青乡。
呜呼!归来乎?铁枪。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英雄的勇猛和牺牲精神。通过铁枪的象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