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4:41
南乡子
水样梦初醒,半穟灯花瘦不青。
索性起吹灯炉落,愔愔,绿映虚屋角星。
病骨忒伶俜,一摺吟魂熨绣衾。
窗外又听疏雨过,泠泠,声满风前九子铃。
梦似水般地刚刚醒来,半熄的灯花显得瘦弱而不青翠。
索性起身去吹熄灯烛,恍惚间,绿光映照着虚空的屋角星星。
病骨显得格外孤独,一边吟诵着诗歌,愁苦地抚摸着绣被。
窗外又听见稀疏的雨声飘过,凉凉的声音充满了风中的九子铃。
作者介绍:李慈铭(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以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作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慈铭晚年,正值身体虚弱之时,因而诗中充满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社会环境的动荡与个体的内心挣扎交织,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深度。
《南乡子》在音韵上呈现出一种细腻而动人的美感,李慈铭在这首词中通过梦境、孤独和自然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感悟。开篇“水样梦初醒”,生动地描绘出梦境的朦胧与现实的清晰对比,犹如一场轻盈的梦被突然打破。紧接着,灯花的“瘦不青”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仿佛暗示着生命的衰退与疲惫。
作者在词中通过细腻的意象,如“绿映虚屋角星”和“病骨忒伶俜”,反映出一种孤独的情感。尤其是“窗外又听疏雨过,泠泠”一句,雨声与风铃的结合,似乎在描绘一种自然的和谐,同时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孤寂与惆怅。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与情感深度,使得读者在欣赏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脆弱与孤独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与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审美的孤独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慈铭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水样梦初醒”中的“水样”用来形容什么?
A. 梦的轻盈
B. 梦的沉重
C. 梦的短暂
D. 梦的真实
诗中提到的“九子铃”代表什么?
A. 古代的乐器
B. 一种花
C. 一种饮品
D. 一种服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