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日同郁大夫白子泛舟石湖登高四首 其二》

时间: 2025-07-27 23:03:14

诗句

重九苏台登暮秋,毗陵公子神仙流。

黄英一束无人送,楚客偏多冉冉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03:14

原文展示:

重九苏台登暮秋,
毗陵公子神仙流。
黄英一束无人送,
楚客偏多冉冉愁。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的苏台上,登高望远,正值深秋时节。毗陵的公子如同神仙般飘逸。手中一束黄英花却无人送来,偏偏来自楚地的客人心中愁绪满溢。

注释:

  • 重九:指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象征着长寿。
  • 苏台:指的是苏州的一个高台,适合登高望远。
  • 毗陵公子:毗陵是古地名,指的是苏州地区,这里的公子形象如同神仙般超凡脱俗。
  • 黄英:一种黄色的花,象征着美好和祝福。
  • 楚客:指来自楚地的客人,楚地在古代多指江南地区,常与愁苦相联系。

典故解析:

  •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具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象征着长寿与健康。
  • 神仙流:此处用来形容公子气质非凡,仿佛仙人一般,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省曾,明代诗人,以工于诗词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重阳节时节,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与人生的思考,蕴含了对友人的思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开篇即交代时间与地点,深秋的气息渗透在每一字句之中。诗中的“毗陵公子”象征着理想中的人,飘逸如仙,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展现出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反观诗人手中“黄英一束”,却无人送来,表达了孤独与愁苦,正是这种情感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深度。在描写的最后一句中,“楚客偏多冉冉愁”则暗示了身边的人们也在感受着这份愁苦,似乎暗示人际关系的疏离,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却难以实现。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九苏台登暮秋:介绍了诗的时空背景,重阳节的登高活动是在暮秋之时,气氛略显萧瑟。
  • 毗陵公子神仙流:通过“神仙流”来描绘公子的风采,反映对理想人群的向往。
  • 黄英一束无人送:用黄英花的孤独感来表达诗人的失落与孤独。
  • 楚客偏多冉冉愁:楚地的客人们愁绪满怀,合乎整体氛围,体现出一种共鸣。

修辞手法:

  • 比喻:“神仙流”比喻公子如神仙般的洒脱。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借重阳的登高活动,寄托对人际关系的思索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象征长寿与团圆,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苏台:代表着一个理想的境地,寓意着希望与追求。
  • 黄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失落,传达出孤独与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常常与哪个活动关联?
    A) 游泳
    B) 登高
    C) 赏雪

  2. “楚客”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朋友
    B) 远道而来的愁苦者
    C) 神仙

  3. 诗中“黄英”象征了什么?
    A) 长寿
    B) 孤独与失落
    C) 喜悦

答案:

  1. B) 登高
  2. B) 远道而来的愁苦者
  3. B) 孤独与失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了登高的情境,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哲理,风格豪放。
  • 杜甫《登高》: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感慨和对故国的思念,情感更加深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明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水龙吟(席间诸公有赋,再和) 八公山忆廉颇 水调歌头(戊申和八窗叔为寿韵)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 己酉赴桂过抚州樟原得雨 和清湘驿颐斋韵 虞美人(己亥春) 自和山房十咏 其十 水龙吟·小窗香雾笼葱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永州晓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鼠字旁的字 力薄才疏 肀字旁的字 以寡敌众 竹字头的字 不识一丁 分寸之末 面形 舌字旁的字 烟霞蜩疾 几字旁的字 多口阿师 散寒 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而光 包含谨的词语有哪些 风云际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