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高阳台 画阁夜吟图,为引庵题。》

时间: 2025-05-21 11:32:21

诗句

屏角催筹,棂眉镇押,三更风露无声。

玉倚兰篝,泥他宛转春情。

香心坐拓鹅溪绢,是风流、玉局前身。

听分明,一曲湘华,度入瑶笙。

笑他多少藏娇处,但贴鬟送语,迎睐传樽。

莫漫高歌,隔花须有眠莺。

诗成起拍栏杆望,旷银河、淡月疏星。

更罗纨,小字书来,蚕尾红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1:32:21

原文展示

高阳台 画阁夜吟图,为引庵题
作者: 姚燮 〔清代〕

屏角催筹,棂眉镇押,三更风露无声。
玉倚兰篝,泥他宛转春情。
香心坐拓鹅溪绢,是风流玉局前身。
听分明,一曲湘华,度入瑶笙。

笑他多少藏娇处,但贴鬟送语,迎睐传樽。
莫漫高歌,隔花须有眠莺。
诗成起拍栏杆望,旷银河淡月疏星。
更罗纨,小字书来,蚕尾红生。

白话文翻译

在屏风的角落催促着筹码,窗棂的眉角也显得安静,三更时分,风露无声。
我倚着玉制的兰篝,细细品味着那缠绵的春情。
香心在鹅溪绢上畅游,这正是风流人物的前身。
听得分明,一曲湘华乐声,悠然传入瑶笙中。

不禁笑他有多少藏娇之处,只是轻声传语,迎接着酒杯的目光。
不必在花前高歌,隔着花丛总要有入眠的黄莺。
诗成后,起身拍打栏杆远望,旷阔的银河淡月星稀。
再次铺开纨扇,细字书信寄来,犹如蚕尾一般的红色生机。

注释

  • 屏角:屏风的角落。
  • 棂眉:窗棂的眉角。
  • 三更:夜深时分,指三更天。
  • 玉倚兰篝:倚靠着玉制的兰篝灯。
  • 香心:指心中满怀情感。
  • 鹅溪绢:指一种轻柔的绢布。
  • 湘华:指湘江地区的音乐或文化。
  • 瑶笙:一种乐器,常用于古代音乐。
  • 藏娇:藏匿的美人。
  • :古代女子的发髻。
  • 蚕尾红生:指红色的丝绸,象征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燮,清代诗人,以词、曲、诗的创作而著称,兼擅书法,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文清丽流畅,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集盛行之时,诗人在夜晚游览画阁时,受到周围环境的启发,写下这首抒发情感的诗篇。

诗歌鉴赏

《高阳台》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词作,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夜景,屏风、窗棂、兰篝,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优雅的氛围。在这样的夜晚,诗人感受到春情的缠绵,心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中多次运用“听”、“笑”等动词,传达出一种轻松而愉悦的情感。尤其是后半部分,通过对藏娇的调侃,体现出一种风趣与闲适。诗人并不愿沉溺于高歌,而是更注重夜晚的宁静与思考,展现出一种超然与洒脱的态度。

最后,诗人站在栏杆前,望向浩瀚的银河,淡淡的月光与稀疏的星辰,表现出一种孤寂和对过往的沉思。这种情感的深邃,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春夜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屏角催筹:表现出夜的宁静与等待,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 棂眉镇押:窗棂的安静,映衬出内心的平静。
  • 三更风露无声:深夜的宁静,暗示着内心的思绪。
  • 玉倚兰篝:倚靠着柔和的灯光,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 泥他宛转春情:春情缠绵,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
  • 香心坐拓鹅溪绢:在轻柔的绢布上,心情如春水般荡漾。
  • 听分明,一曲湘华:细腻的音乐声,令人沉醉。
  • 笑他多少藏娇处:调侃藏匿美人的轻松态度。
  • 莫漫高歌,隔花须有眠莺:强调夜的静谧与思考的重要性。
  • 诗成起拍栏杆望:创作完成,站起身来,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悟。
  • 旷银河淡月疏星:描绘夜空的辽阔,表现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 更罗纨,小字书来:再次提到书信,展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空比作辽阔的宇宙,增强了诗意。
  • 拟人:如“隔花须有眠莺”,赋予鸟类情感,增强了画面感。
  • 对仗:整首诗运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淡然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屏角:象征私密的空间,内心的世界。
  • 兰篝:代表温暖与柔情,暗示着爱情。
  • 银河:象征广阔的宇宙,表现人生的渺小与孤独。
  • 蜀绢:象征温柔细腻的情感,体现出生活的细腻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屏角”指的是什么?

    • A. 墙角
    • B. 屏风的角落
    • C. 桌角
  2. “隔花须有眠莺”中的“眠莺”指的是什么?

    • A. 睡觉的莺
    • B. 代表夜晚的鸟
    • C. 早晨的鸟
  3. 诗人在栏杆前望向什么?

    • A. 山川
    • B. 银河
    • C. 大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姚燮的《高阳台》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考。但姚燮的作品更倾向于描绘夜晚的安静与孤独,而李清照则更加关注于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秋兴 其二 送赵君十绝 其五 秋怀 其四 秋怀 其一 寄商察院 方壶自咏 其四 方壶自咏 其三 方壶自咏 其一 竹洲见寄次韵 重阳赵使君惠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耸的成语 光彩射目 大事铺张 耳字旁的字 重字的笔顺怎么写?重字的笔画顺序详解 鳥字旁的字 丶的字有哪些?带丶的汉字大全 心组字有哪些?带心的汉字大全_汉字偏旁学习 惊慌无措 抚训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安危与共 克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兴妖作乱 烟的笔顺怎么写?烟的笔画顺序详解 莫折 彪炳日月 樱的繁体字怎么写?樱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