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3:4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3:48:09
江城子·渡头犹唱棹歌声
作者: 王庭珪 〔宋代〕
渡头犹唱棹歌声。雨初晴。月初生。
忽见飞虹,夭矫挂寒汀。
两岸小儿齐拍手,今夜里,放人行。
朱栏画益鸟照江亭。客来登。
眼初明。如泛银河,天上跨长鲸。
君是济川舟楫手,将许事,笑谈成。
渡口边还在唱着划船的歌声,雨刚刚停,月亮刚刚升起。
忽然看到一条飞虹,娇美地挂在寒冷的沙洲上。
两岸的小孩齐声拍手,今晚放人过江。
朱红的栏杆上,绘有飞鸟,映照着江边的亭子,客人来了,眼前渐渐明亮。
就像在银河上泛舟,天上跨过巨大的鲸鱼。
你是渡江的船夫,许多事情,都是在轻松的笑谈中完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庭珪,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广受人们喜爱,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多描写江南水乡的景色与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的江城,正值初夏,细雨初晴,诗人游览渡口,感受到水乡的宁静与美丽,灵感涌现而成。
《江城子·渡头犹唱棹歌声》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与人情。开头的“渡头犹唱棹歌声”,便引发出一种悠扬的氛围,雨后初晴的景象使得整个环境显得生机勃勃。月亮的升起与飞虹的出现,更是将自然的美与人情的温暖结合在一起。诗中两岸小孩的拍手声,传达出一种欢乐的气氛,仿佛在庆祝美好的时光。
朱栏与画鸟的意象,增添了景物的生动感,客人们在月色下的登亭,似乎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温馨的社交场景。最后,诗人以“君是济川舟楫手”来赞美朋友,表达出对友人能力的敬仰与期望,同时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场景,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写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与人们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谊和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飞虹”象征什么?
a) 美好事物的出现
b) 悲伤的回忆
c) 远方的呼唤
诗中小儿的行为是:
a) 哭泣
b) 拍手
c) 唱歌
诗人如何描述月亮的升起?
a) 月亮高悬
b) 月初生
c) 明月如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