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

时间: 2025-07-12 13:12:50

诗句

老子无心老尚狂,山程随处寄伥伥。

云归岫穴初收雨,水入陂塘正下秧。

野客就林煨燕笋,蚕家负笼采鸡桑。

远游万里知何乐?

却喜东归住故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3:12:50

原文展示

自九里平水至云门
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
老子无心老尚狂,
山程随处寄伥伥。
云归岫穴初收雨,
水入陂塘正下秧。
野客就林煨燕笋,
蚕家负笼采鸡桑。
远游万里知何乐?
却喜东归住故乡。

白话文翻译

从九里平水走到云门,
经过陶山、龙瑞,最后回到禹祠,花了四天的时间。
老子无意于老却依然狂放,
在山路上随处寄托着无奈的情感。
云朵归回山谷,初时落下了雨,
水流入塘里,正好下秧。
乡野的客人到林中煨燕窝和竹笋,
蚕农背着笼子去采集桑叶和鸡。
远游万里,究竟有什么乐趣?
我却乐于东归,留在故乡。

注释

  • 无心:没有心思。
  • 伥伥:形容无奈、无助的样子。
  • 岫穴:山谷的洞穴。
  • 陂塘:水塘。
  • 野客:乡村的客人或居民。
  • :用火烤、煮。
  • 负笼:背着笼子。

典故解析

  • 老子:指道家创始人老子,崇尚自然、无为而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禹祠:纪念大禹的庙宇,象征着治水的文化与历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爱国者。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爱国主义,也有细腻柔和的田园风情。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于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游历的感慨,结合了对自然的观察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九里平水至云门”为引子,描绘了诗人从九里平水出发的旅程,经过陶山、龙瑞,最终归返禹祠的经历。诗中流露出对游历的感慨,尽管行程漫长,但心中对故乡的眷恋始终未变。特别是“远游万里知何乐?却喜东归住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强调了游历的乐趣不及归乡的快乐。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如云归岫穴、雨下水塘,生动形象,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美。陆游借用老子的狂放,表达了自己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无奈与思考。

诗词解析

  • 第一句:描述了旅途的起点,设定了诗的背景。
  • 第二句:列举途经的地点,展现了旅途的历程。
  • 第三、四句:通过老子的狂放,表达了对世事的洒脱态度。
  • 五、六句:描绘自然景象,展现田园生活的美好。
  • 七、八句:描述乡村的景象,表现了平凡生活的乐趣。
  •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故乡的归属感和对远行的思考。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云归岫穴初收雨”将自然景象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热爱与归属感,表达了游历的无奈与对平凡生活的珍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乡村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象征自由与变化。
  • :代表坚定与不屈。
  • :象征生命与流动。
  • 田园:代表宁静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陆游的字是什么? A. 务观
    B. 子真
    C. 孟氏

  2. 诗中提到的“老子”象征着什么? A. 努力学习
    B. 自由与自然
    C. 战争与斗争

  3. 诗中“却喜东归住故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游历的喜爱
    B. 对故乡的眷恋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和乡村生活的美。
  • 杜甫《春望》:表达对故乡与国家的思念。

诗词对比
陆游的《自九里平水至云门》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陆游更注重故乡的归属感,而王维则强调孤独与宁静的心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查询

新滩舟中作 官舍夙兴 得林正父察院书问讯甚勤以长句寄谢 啜茶示儿辈 病中示儿辈 排闷 悯俗 若耶村老人 初冬 养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奔走如市 毛字旁的字 俳偶 屯毛不辨 斗字旁的字 IPTV 兄终弟及 质而不野 风字旁的字 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显白 密荫 非字旁的字 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躬耕乐道 冰壶秋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