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6:5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6:59:59
《思远人》 —— 汪东〔清代〕
鸿翼辛勤,将数语传与异乡客。
念椰瓢共饮,离支分寄,终是未归得。
布襟血泪寒犹滴。
四望阵云墨。
便好梦熟时,元方烽盛,何由见颜色。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人的思念。诗中提到,像鸿雁那样辛勤飞翔,试图向异乡的朋友传达几句问候。脑海中回忆起曾经分享椰子饮料的情景,虽然离别已经久远,但心中仍然无法忘怀。即使身披着寒冷的布衣,悲伤的泪水依旧在滴落。四周望去,天边的云彩如同墨画般沉重。好梦似乎已经熟悉,但在烽火连天的时局中,又怎能再见到故乡的面容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活在清代中后期,因其作品多描绘离别思乡之情而受到关注。他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常以个人经历为题材。
创作背景: 诗作反映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时局动荡的无奈,可能与他个人的经历以及社会背景有关。清代末年,社会动荡,诗人常常感到离家在外,归无可归的惆怅。
《思远人》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感的古诗,诗中通过对鸿雁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开篇即以“鸿翼辛勤”,将鸿雁的勤勉与自己传递情感的努力相提并论,这种对比不仅强调了思念的艰辛,也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
接下来的句子提到“椰瓢共饮”,通过回忆共同的快乐时光,进一步表现了离别的痛苦与孤独。诗人用“布襟血泪寒犹滴”来形容自己此刻的心境,展现出一种悲凉的情绪,似乎在提醒读者,虽然身处异乡,心中却依然挂念着故乡。
全诗的最后部分则通过“元方烽盛,何由见颜色”传达出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利用“烽盛”来象征战争的动荡,使得归乡的希望愈加渺茫。整体上,诗歌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与雄浑的历史背景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在动荡时局中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逐句解析:
鸿翼辛勤,将数语传与异乡客。
念椰瓢共饮,离支分寄,终是未归得。
布襟血泪寒犹滴。
四望阵云墨。
便好梦熟时,元方烽盛,何由见颜色。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人的思念、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时局动荡的无奈,表达了作者深沉的乡愁与对安宁生活的渴望。情感基调悲伤而深刻,展现了人们在乱世中对家国、友情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鸿翼”象征什么?
诗人用“椰瓢共饮”表达的是?
“布襟血泪寒犹滴”中的“血泪”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对您理解《思远人》这首诗有所帮助。如需进一步深入探讨,请随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