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4:43
游镜湖
陆游 〔宋代〕
禹祠柳未黄,剡曲水已白。
鲂鱮来洋洋,凫雁去拍拍。
皇天亦大度,能容此狂客。
挂席乘长风,未觉湖海迮。
读书五十年,自笑安所获。
昔人精微意,岂独在简册。
骥空万马群,裘非一狐腋。
超然登玉笥,及此烟月夕。
游览镜湖时,看到禹祠的柳树还没有发黄,而剡曲河的水却已经变白。
鲂鱼和鱮鱼在湖中游弋,野鸭和大雁则飞向远方。
老天也很宽容,能够容下这个狂放的客人。
我在湖畔挂起席子,乘着长风,完全没有觉察到湖海的浩瀚。
读书已经五十年,自己忍不住笑问,这样的收获到底算什么。
昔日的高人所蕴含的微妙意境,难道仅仅体现在书册之中?
千里马纵然许多,身上的华贵皮毛却不止一只狐皮。
我超然地登上华美的玉笥,欣赏着这烟雾缭绕的月色黄昏。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风雨,目睹国家的衰弱与外敌侵扰,深感忧国忧民。他的诗风刚直豪放,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故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游镜湖》写于陆游晚年,时年已近八十。诗写于游历镜湖之际,表达了他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抒发了对自己一生读书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游镜湖》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以“禹祠柳未黄,剡曲水已白”开篇,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时光的流逝,柳树尚未发黄,反映出春天的气息,而水已变白则寓意着即将迎来的夏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在“鲂鱮来洋洋,凫雁去拍拍”中,诗人通过描绘湖中游动的鱼类和飞翔的鸟类,传达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生命的活力在此展现。同时,诗人在“皇天亦大度,能容此狂客”一句中,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豁达态度,强调自己虽是“狂客”,但在天地之间却感到无比渺小与自由。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人生的反思,诗人以“读书五十年,自笑安所获”自谦,揭示了他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思考的哲理。对比“昔人精微意,岂独在简册”,表达出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与对自身成就的质疑,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
最后,诗人以“超然登玉笥,及此烟月夕”结束,展现了他在自然中所获得的宁静与超然境界,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令人心向往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展示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诗人在细腻的自然景观中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美好,同时也反思自身的成就与价值,体现了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与对现实的超然。
《游镜湖》的作者是?
A. 白居易
B. 陆游
C. 李白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狂客”指的是?
A. 自然
B. 诗人自己
C. 朋友
答案:B
“读书五十年,自笑安所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失落
C. 快乐
答案:B
“超然登玉笥,及此烟月夕”中的“玉笥”象征着什么?
A. 自然
B. 高雅的境界
C. 书籍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