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7:1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7:11:28
瑞鹤仙 戊辰九日窣堵冈登高,用梦窗韵
作者: 郭则沄 〔清代〕
枕波疑断峤。看乱芦吹雪,鸥乡寒早。
蹉跎负芳草。问行吟何处,总伤孤抱。
凭高纵眺。暮云深飞笳缥缈。
算人间此水清泠,肯照冷游巾帽。
愁道。媐春觞阔,泛月槎空,暗尘催老。
垂杨碧袅。灵和影误年少。
怕雕阑荒尽萸边,诗梦虚付,烟深水窈。
尽儃佪瘦塔,多情替留晚照。
在波浪的枕边,疑似与高峦断开。
看那乱芦丛中雪花飘飞,鸥鸟的故乡寒意正早。
蹉跎的岁月负载着芳草,问我行吟何处,只是满怀孤独的惆怅。
凭高远眺,暮云深处传来笳声缥缈。
想那人间的水清澈,怎肯映照我这冷清的游巾和帽子?
愁苦地道,春天的酒杯宽阔,月下的木筏空荡荡,暗尘催促我渐渐苍老。
垂杨轻摇,灵魂的影子误了年少。
害怕雕栏荒凉了萸边,诗的梦境虚空付诸,烟雾深处水面幽渺。
尽管瘦塔如伶俐的身影,多情却仍留住了晚霞的照耀。
郭则沄,清代诗人,字翰青,号梦窗,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自然景物以及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富有灵性,常常融入哲理思考。
本诗创作于戊辰年九月九日,诗人登高于窣堵冈,借助登高望远的场景,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瑞鹤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时光流逝的惆怅。开篇以“枕波疑断峤”引入,营造出一种恍惚的境界,仿佛身处于波涛与高山之间,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接下来通过“看乱芦吹雪,鸥乡寒早”的景象,表现了自然的冷清与孤寂,似乎在映照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诗中反复提及的“愁道”,体现了对过往青春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媐春觞阔”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而“暗尘催老”则是对岁月无情流逝的感慨。整体上,诗歌以清丽的意象、深刻的情感,呈现出一种伤感而又优美的画面,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时间流逝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和对青春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瑞鹤仙》的作者是谁?
“枕波疑断峤”中“枕波”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愁道”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你对《瑞鹤仙》这首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