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摸鱼儿六首 其三》

时间: 2025-05-23 03:43:21

诗句

问何年移根太液,冰姿隔断尘土。

轻笛塘外鸣珂散,吹尽柳堤残暑。

天澹泞,逗叶叶、新凉扇子湖边雨。

瀛洲尺五,是彩仗分红,宫沟沁绿,香影漾帘户。

凌波去,按彻霓裳卷舞,无言解笑人否?

碧筒冷注葡萄酿,中有九重仙露。

留客处,任醉折、花枝容我闲鸥鹭。

桥湾信步,并几个蜻蜓,一丛紫蓼,写入晚晴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3:43:21

摸鱼儿六首 其三

作者: 项鸿祚 〔清代〕


原文展示:

问何年移根太液,冰姿隔断尘土。轻笛塘外鸣珂散,吹尽柳堤残暑。天澹泞,逗叶叶新凉扇子湖边雨。瀛洲尺五,是彩仗分红,宫沟沁绿,香影漾帘户。凌波去,按彻霓裳卷舞,无言解笑人否?碧筒冷注葡萄酿,中有九重仙露。留客处,任醉折花枝容我闲鸥鹭。桥湾信步,并几个蜻蜓,一丛紫蓼,写入晚晴赋。


白话文翻译:

问:哪一年我能将根移植到太液池边,清冷的姿态使我与尘世隔绝。轻柔的笛声在塘外响起,吹散了柳堤的余暑。天空淡淡的,湖边的雨水逗弄着新凉的扇子。瀛洲的美景,宛如彩色的车驾分开红尘,宫沟中绿意盎然,香气在帘户间荡漾。轻盈的水波轻轻滑去,像是舞动的霓裳,不知笑的人是否能懂其中的无言?碧筒中冷却的葡萄酒,里面蕴含着九重仙露。留客在此,让他醉倒在花枝下,而我悠闲地看着鸥鹭。桥湾边漫步,几只蜻蜓飞舞,紫色的蓼草在晚晴中绘写下这一幅画面。


注释:

  • 太液:指太液池,古代园林景点,象征清幽的生活。
  • 冰姿:形容清冷的姿态,意指高洁。
  • 轻笛:轻柔的笛声,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柳堤:柳树成荫的堤岸,显得温柔和静谧。
  • 瀛洲: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
  • 霓裳:比喻美丽的舞姿,常用于形容女子的舞蹈。
  • 碧筒:指盛酒的器具,象征饮酒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项鸿祚(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词风清丽、意境悠远著称,多创作抒情诗和咏物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社会,正值文人雅士喜欢吟咏自然、抒发情感的时期。诗中展现了对清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摸鱼儿六首 其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渴望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开篇以“问何年移根太液”引入,提出了一个富有哲理的问题,暗示诗人渴望在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安居乐业。接着通过“冰姿隔断尘土”描绘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既脱离了尘世的混沌,又让人感受到一丝清凉的气息。

在诗中,轻笛声和柳堤的描写不仅增添了音乐感,也让人仿佛置身于宁静的湖边,感受着夏日的余温与凉爽的雨水。诗人通过“凌波去,按彻霓裳卷舞”展现了一种轻灵的舞姿,似乎在表达内心的欢悦与洒脱。而“碧筒冷注葡萄酿,中有九重仙露”的意象则暗示着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仿佛是在向世人传达一种超凡脱俗的饮酒文化。

最后,诗人以“桥湾信步,并几个蜻蜓”结尾,展现了一幅宁静的晚景画面,蜻蜓飞舞、紫蓼摇曳,正是诗人理想生活的写照。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问何年移根太液:发问,渴望在理想的环境中生活。
  2. 冰姿隔断尘土:形容自身的高洁与世俗的隔离。
  3. 轻笛塘外鸣珂散:描绘出轻柔的乐声,营造出宁静氛围。
  4. 吹尽柳堤残暑:象征着残留的夏日热气被清风吹散。
  5. 天澹泞,逗叶叶新凉扇子湖边雨:写出天空的清淡与湖边的清凉。
  6. 瀛洲尺五,是彩仗分红:将理想化的境界与现实相对比,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 凌波去,按彻霓裳卷舞:描绘舞姿轻盈,象征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8. 碧筒冷注葡萄酿:暗示诗人享受美酒,象征生活的惬意。
  9. 留客处,任醉折花枝容我闲鸥鹭:表现对朋友的招待,体现闲适态度。
  10. 桥湾信步,并几个蜻蜓:最后点出自然景色,表现出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轻笛塘外”将笛声与景色相结合,形成优美的音景。
  • 拟人:如“香影漾帘户”,赋予香气以生命,增添了诗的动感。
  • 对仗:如“凌波去,按彻霓裳卷舞”,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超然脱俗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悠闲生活的向往,渴望在宁静中找到自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液: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环境。
  • 轻笛:代表音乐之美,传达出宁静的情感。
  • 柳堤:自然的美好,象征柔和与温馨。
  • 瀛洲:理想化的境界,寓意超脱与清白。
  • 蜻蜓:象征轻盈、自由,体现自然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太液”指的是: A. 一种饮品
    B. 传说中的地方
    C. 古代园林
    D. 一种花卉

  2. “轻笛塘外鸣珂散”中的“鸣珂”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夏日的余温
    B. 自然的声音
    C. 人的欢笑
    D. 生活的烦恼

  3. 诗中提到的“瀛洲”象征着: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界
    C. 日常琐事
    D. 诗人的故乡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庐山谣》
  2. 杜甫《春望》
  3.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项鸿祚 vs. 李白:两位诗人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更多表现出豪放,而项鸿祚则显得更加细腻与内敛。
  • 项鸿祚 vs. 杜甫:杜甫的诗常常关注社会现实,而项鸿祚则倾向于描绘个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十五叔父在金陵有约还家舟中奉怀 过歌风台 寄城南诸友 琼岛春云 晓泊西郭 谒楼桑庙 题梨岭冯唐调 望海 送别邹仪可司马归东粤 临高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肀字旁的字 跑鞋 蚤图 单人旁的字 泪流满面 疏封 违阙 委肉虎蹊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靑字旁的字 练军 九转功成 桑间之约 鬥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包含晰的词语有哪些 荆衡杞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