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4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46:16
书生事业苦难成,点检常忧害至诚。
梦寐未能除小忿,文辞犹欲事虚名。
圣言甚远当深考,古义虽闻要力行。
汉世陋儒吾所斥,若为青紫胜归耕?
书生的事业难以成就,常常忧虑自己真诚的努力会受到伤害。
在梦中也无法消除那些小小的愤懑,仍然想用文章去追求虚名。
圣贤的话语虽然遥远,要深入思考;古人的道义虽然听说过,还是要付诸实践。
我所斥责的汉代的庸儒,难道比起归田耕作的生活要更有价值吗?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尤其以爱国和田园诗著称。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和民族危机,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书生》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时期。面对国家的衰亡和个人理想的破灭,陆游感到深深的无奈与挫败。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学术追求的困惑和对现实的无奈。
《书生》是一首充满了个人情感和时代感的作品。诗中,陆游以“书生”自称,表达了在追求事业过程中遭遇的种种苦难与挫折。这种苦难不仅源于外部环境的压迫,更是内心矛盾的体现。诗人心中有着对理想的渴望,却又感受到现实的无情与冷漠。
“梦寐未能除小忿”的句子,生动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安。他在梦中依旧无法放下那些小小的不快与愤懑,反映出他对世俗名利的追求,尽管心中明白这种追求是空洞的。接下来的“圣言甚远当深考,古义虽闻要力行”则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呼唤人们回归真实的道德和学问。
最后两句“汉世陋儒吾所斥,若为青紫胜归耕?”更是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对比,质疑那些追逐权位、名利的庸俗知识分子,强调宁可回归田园、过上朴素的生活也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整首诗所传达出的情感是深沉而复杂的,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名利的怀疑与对真实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陆游对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诗中的“书生”指代什么?
“梦寐未能除小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中提到的“青紫”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