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首尾吟 其五十七》

时间: 2025-07-27 23:42:53

诗句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忆昔时。

天下只知才可处,人间不信事难为。

眼观秋水斜阳远,泪洒西风黄叶飞。

此意如今都去尽,尧夫非是爱吟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42:53

原文展示: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忆昔时。天下只知才可处,人间不信事难为。眼观秋水斜阳远,泪洒西风黄叶飞。此意如今都去尽,尧夫非是爱吟诗。

白话文翻译:

邵雍并不是真的喜欢吟诗,他写诗是因为回忆过去。天下人都只知道才华的重要,却不相信事情的难办。他眼望着秋水与斜阳,感到遥远;泪水随着西风,洒在飘飞的黄叶上。这些情感如今都已消逝,邵雍并不是真的喜欢吟诗。

注释:

  • 尧夫:邵雍的自称。
  • 忆昔时:回忆过去。
  • 才可处:才华的重要。
  • 事难为:事情的难办。
  • 秋水斜阳:秋天的水与斜阳,象征着遥远和凄凉。
  • 西风黄叶:西风中的黄叶,象征着凋零和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社会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邵雍在回忆过去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对秋水、斜阳、西风、黄叶等意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凄凉和离别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回忆为线索,通过对秋水、斜阳、西风、黄叶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和离别的氛围。诗中“天下只知才可处,人间不信事难为”反映了邵雍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认为人们只看重才华,却不相信事情的难办。最后两句“此意如今都去尽,尧夫非是爱吟诗”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情感的消逝和对吟诗的淡漠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尧夫非是爱吟诗:邵雍自称并不真的喜欢吟诗。
  2. 诗是尧夫忆昔时:他写诗是因为回忆过去。
  3. 天下只知才可处:天下人都只知道才华的重要。
  4. 人间不信事难为:却不相信事情的难办。
  5. 眼观秋水斜阳远:他眼望着秋水与斜阳,感到遥远。
  6. 泪洒西风黄叶飞:泪水随着西风,洒在飘飞的黄叶上。
  7. 此意如今都去尽:这些情感如今都已消逝。
  8. 尧夫非是爱吟诗:邵雍并不是真的喜欢吟诗。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秋水、斜阳、西风、黄叶等意象,比喻诗人内心的凄凉和离别之情。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眼观秋水斜阳远,泪洒西风黄叶飞”。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诗人通过对秋水、斜阳、西风、黄叶等意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凄凉和离别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水:象征着遥远和凄凉。
  • 斜阳:象征着日暮和离别。
  • 西风:象征着凋零和离别。
  • 黄叶:象征着凋零和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邵雍在这首诗中自称什么? A. 尧夫 B. 邵雍 C. 诗人 D. 先生

  2. 诗中“天下只知才可处”反映了什么? A. 对才华的重视 B. 对事情的难办的不信 C. 对过去的回忆 D. 对现实的感慨

  3. 诗中“眼观秋水斜阳远”中的“秋水”象征什么? A. 遥远 B. 凄凉 C. 离别 D. 凋零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样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的不满。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通过对元宵节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邵雍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现实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思想。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邵雍的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观水 故原战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其四舞 依韵和载阳郊外 送宋中道郑州拜扫 村豪 龙箕一首 对残雪怀欧阳永叔 范殿丞通判秦州 猛虎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禾字旁的字 萧墙之祸 谈言微中 直刑 矜才使气 移开头的成语 麦字旁的字 多谋善断 徙家 虎掷龙拿 八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穷登 军笳 散散停停 包含使的词语有哪些 立刀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