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1:4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1:45:55
兰昌宫
作者: 孟迟 〔唐代〕
宫门两片掩埃尘,
墙上无花草不春。
谁见当时禁中事,
阿娇解佩与何人。
宫门紧闭,门缝里掩藏着尘埃,
墙上没有花草,春天也因此失色。
谁能看到当年禁中发生的事情,
阿娇为谁解下佩环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阿娇是汉朝王美人之一,因其美丽而被封为贵人。她的悲剧故事在文学中多次出现,象征着美丽与悲伤的结合。诗中提及阿娇与“解佩”意指她的情感牵绊和宫廷生活的无奈。
作者介绍
孟迟,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多描绘宫廷生活,常表现对美人和权力的思考,风格清新而含蓄。
创作背景
《兰昌宫》创作于唐代,当时的宫廷生活充满奢华与禁忌,诗人通过描写门前的荒凉和春天的缺失,反映出宫廷生活的孤独与无奈。
《兰昌宫》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压抑与孤独。首句“宫门两片掩埃尘”,描绘了一幅封闭的画面,宫门紧闭,暗示着宫廷的孤立和封闭状态,而“埃尘”则增添了时间的流逝和沉寂的氛围。接下来的“墙上无花草不春”,更是强调了春天的缺失,传达出一种冷清和失落的情感。
诗的后两句“谁见当时禁中事,阿娇解佩与何人”,引入了阿娇这一典型的历史人物,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情感的追问。阿娇作为美人的悲剧,象征着权力游戏中的牺牲和无奈。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叙述历史,更是在探讨美丽与孤独的关系。
整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既有对宫廷生活的批判,也有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通过对阿娇的提及,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结合,展现出一个时代的哀愁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宫廷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权力带来的悲剧和美丽的消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孤独感的深切感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阿娇”是哪个历史人物?
A. 王昭君
B. 王嫱
C. 王贵人
诗中“宫门两片掩埃尘”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孤独与荒凉
C. 兴奋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围绕什么?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孤独
C. 对春天的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兰昌宫》与《长恨歌》同为描写美人与权力关系的作品,但《长恨歌》更多地描绘了爱情的美好与悲剧,而《兰昌宫》则更侧重于孤独与荒凉的感受。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