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7:53
忘年尔我重交情,论事相同见老成。
月到广除寒有色,鸦归疏柳夜无声。
三农更苦江南税,百战方休海上兵。
岁暮银台应感叹,几人封事为苍生?
我与你的友谊超越了年龄的差距,讨论事情时我们都能看出彼此的成熟。
月光照在宽阔的庭院上,寒冷的颜色也显得柔和,归来的乌鸦在稀疏的柳树上无声栖息。
三农(指农业、农村、农民)在江南的税负更加沉重,海上的战争也未能停止。
岁末时分,银台(指朝廷或官府)应该感到感慨,究竟有多少人在为苍生而上书?
谢榛(约1525年-约1590年),字景亨,号寒山,明代诗人,曾任职于官府,因其笔力雄健、情感真挚而受到后世赞誉。他的诗歌风格多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常有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见解。
这首诗写于明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的现状,诗人通过与李孺长的交流,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忧虑和对苍生的关心。
《夜话李孺长书屋因忆乃翁左纳言》是一首充满思考的诗。开篇“忘年尔我重交情”表明诗人与李孺长的深厚友谊,超越了年龄界限,显示了真挚的情感。接着,诗人在月光下的静谧中,描绘了夜晚的场景,月亮的光辉与夜的静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在传达一种宁静而又忧伤的情绪。
诗歌后半部分切入社会现实,提到“三农更苦江南税”,直接揭示了江南地区农民的困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税负沉重,而“百战方休海上兵”则暗示了战争带来的持续动荡与不安。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心,也流露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结尾的“岁暮银台应感叹,几人封事为苍生?”更是将个人情感提升到社会层面,质疑朝廷中有多少人真正关心民众的生活。这首诗通过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对比,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思想与对时代的反思。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社会现状的反思,诗人通过个人情感与社会问题的结合,表达了对民生困苦的关注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诗中提到“三农”是指什么?
A. 农业、农村、农民
B. 三种农作物
C. 三个农田
“岁暮银台应感叹”中的“银台”代表什么?
A. 银色的台子
B. 朝廷或官府
C. 诗人的书房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友情
B. 战争
C. 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