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醉花间 相见》

时间: 2025-04-22 05:54:58

诗句

忆相见。

羞相见。

相见重相怨。

潮晕透轻红,窈袅遮纨扇。

细雨蹙蛾弯,佯羞安翠钿。

唤住卓金车,再认春风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5:54:58

原文展示

醉花间 相见
作者:邹祗谟 〔清代〕

忆相见。羞相见。相见重相怨。潮晕透轻红,窈袅遮纨扇。细雨蹙蛾弯,佯羞安翠钿。唤住卓金车,再认春风面。

白话文翻译

回忆起那次相见,心中羞涩又难堪,见面时却又多了一份怨怼。潮湿的气息透过轻红的花瓣,轻柔的身影遮住了华丽的扇子。细雨打湿了她的眉弯,假装羞涩地安放着翠色的钿饰。唤住那辆华丽的金车,再次认出她的笑脸。

注释

  • 忆相见:回忆起相见的情景。
  • 羞相见:见面时感到羞愧。
  • 相见重相怨:重逢后心中又生怨恨。
  • 潮晕:形容花瓣上的露水或潮湿的样子。
  • 窈袅:形容女子轻盈的姿态。
  • 纨扇:用丝绸制作的扇子,象征华贵。
  • 细雨蹙蛾弯:细雨打湿眉毛,形容愁苦的样子。
  • 佯羞安翠钿:假装害羞地整理头上的饰品。
  • 卓金车:华丽的金色马车,象征富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邹祗谟(1670年-1738年),字子元,号云舫,清代诗人,地位显赫,曾任官职,诗风清新典雅,擅长描绘自然美与人情。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和人性的观察,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醉花间 相见》创作于清代繁华盛世,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墨客聚集,诗歌成为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诗中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细腻感受以及对相遇时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醉花间 相见》是一首表现爱情与相遇情感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在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羞涩与怨恨,既有对美好记忆的向往,也有对相见后情感变化的无奈。潮湿的气息、轻红的花瓣、细雨的打湿,都使得整首诗弥漫着一种柔美而又哀伤的氛围。诗中反复出现的“相见”与“羞”字,增强了情感的对比与反思,呈现出一种对人际关系复杂性的思考。整首诗蕴含着对爱的期待与惆怅,体现了清代诗人对情感细腻的把握与表达能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忆相见:诗人从回忆出发,开启了对往昔的思索。
  2. 羞相见:表现出面对爱慕之人时的羞怯。
  3. 相见重相怨:叙述了重逢后情感的复杂,似乎有了更多的怨恨。
  4. 潮晕透轻红:用自然景象作比,传达心中微妙的感受。
  5. 窈袅遮纨扇:描绘女子优雅的姿态,增加了诗的美感。
  6. 细雨蹙蛾弯:细雨使眉弯显得愁苦,情感愈加深厚。
  7. 佯羞安翠钿:女子假装羞涩的样子,增添了情感的复杂性。
  8. 唤住卓金车,再认春风面:通过金车的意象强调再相见的期待与情感的重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潮晕透轻红”,通过自然景象隐喻情感。
  • 拟人:赋予细雨以情感,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佯羞安翠钿”,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相见时刻的追忆与情感的波动,既有期待的美好,也有相见后的复杂感受,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与美好,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爱情的美丽与脆弱。
  • 细雨:代表忧愁与思念。
  • 金车:象征富贵与期待的重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忆相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怀念
    • B. 忘记
    • C. 愤怒
  2. “潮晕透轻红”中的“潮晕”指的是什么?

    • A. 水波
    • B. 露水
    • C. 风
  3. 诗中反复提到的“羞”字意图表达什么?

    • A. 自豪
    • B. 羞涩
    • C. 生气

答案

  1. A. 怀念
  2. B. 露水
  3. B. 羞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回忆,情感细腻而深刻。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夜晚的寂静,表现对亲人的思念与愁苦,情感真挚。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情感》

相关查询

从张子立觅驴二绝 次韵周昭礼见寄兼约观园梅 次韵张子仪郎中 次韵曾侍郎 次韵杨廷秀左司见赠 次韵徐衡仲饷淮白鱼 次韵王耘之 次韵谭德春见寄 次韵叔祖题咏泽亭 次韵叔祖阁学题逸村亭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实户 逆天背理 門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据鞍读书 黄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洞洞属属 一二其详 使家 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孙道临 包含诈的成语 怜贫敬老 斤字旁的字 配量 回邅 民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