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2:56
乡里丈人谁最贤,竹斋先生无间然。
八旬尚有婴儿色,三老重登国学筵。
春社插花人醉后,秋蝇作字夜灯前。
庭中桂子森如玉,白石长松好共悬。
在乡里,谁是最贤德的长者呢?当然是竹斋先生,他的品德毫无间隙。即使到了八十岁,仍然有着婴儿般的神采,三位老者又一次坐在国学的讲坛上。春天社日插花,醉酒的人们欢聚一堂,秋天时,蝇虫在夜灯下写字。庭院里的桂花树如同美玉般的茂盛,白石和长松树悬挂在一起,景色宜人。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晚号香光,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诗风多变,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诗作于徐渭晚年,反映了他对乡里长者的尊敬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描绘的春社与秋蝇,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徐渭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长者的敬仰。
这首诗从乡里长者说起,徐渭通过对竹斋先生的赞美,展现了对知识与品德的推崇。诗中“八旬尚有婴儿色”和“三老重登国学筵”二句,既表达了老者的精神状态,又体现了对知识传承的重视,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春社插花人醉后,秋蝇作字夜灯前”,则描绘了生动的民俗活动和人们的欢聚场景,流露出浓厚的生活气息。最后,诗的结尾提到的“桂子森如玉,白石长松好共悬”,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理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诗以长者的贤德与精神面貌为主题,传递出对知识、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徐渭对生命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竹斋先生”是指谁?
“八旬尚有婴儿色”中的“婴儿色”指的是什么?
对比徐渭的作品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但徐渭更关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李白则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