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5:36
不令老眼看鞓红,岂是青春不负公。尚有扬州风物在,亦防此段并成空。
不要让年老的眼睛看到那绚丽的红花,难道是青春就这样辜负了我吗?扬州的美好风物依然存在,但也要提防这段时间的空虚与失落。
曾几,字子尧,号白石,南宋时期的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变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写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此诗创作于个人生活的某个阶段,可能是在感受到岁月流逝和青春渐逝的情绪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回忆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这首诗以抒情为主,展现了作者对青春的珍惜和对美好景物的怀念。首句“不令老眼看鞓红”中,作者以“老眼”引入,表达了对衰老的感慨与无奈,似乎在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美好的事物已经不再属于自己。接着“岂是青春不负公”则反问自己,青春难道就这样辜负了我吗?这句中带有一种对青春的自责与不甘,情感深刻又富有力量。
在“尚有扬州风物在”中,扬州作为一个美丽的城市,成为了作者怀念的对象,象征着美好的记忆与过往。最后一句“亦防此段并成空”,则是对未来的警惕,呼应了诗的主题,既是对过往美好的追忆,又是对未来空虚的忧虑,使得整首诗在感伤中透出一丝理智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同时也对未来的空虚感到忧虑。作者在追忆中反思人生,展现出一份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诗中提到的“鞓红”象征什么? A. 年龄 B. 青春 C. 失落 D. 美食
作者对扬州的态度是? A. 忘记 B. 怀念 C. 鄙视 D. 无所谓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