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6:4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6:46:32
满庭芳(次韵答季良)
闲说秋来,乘槎心懒,梦回三岛波间。
便思黄帽,同我老山颜。
上界仙人官府,何似我萧散尘寰。
云无止,流泉自急,此意本来闲。
寂寥,松桂圃,陪君好语,亦可忘餐。
况琼枝玉蕊,秀满春山。
若问幽栖何意,莫道是飞鸟知还。
无言处,孙登半岭,高韵更难攀。
闲聊秋天的到来,我乘着木筏,心情懒散,梦中回到三岛的波间。
不禁想起黄帽子,和我那老山的面容。
天上的仙人和官府,怎能比得上我在尘世间的悠然自得?
云彩无尽,流泉奔急,这种意境本来就是悠闲。
在这寂寥的松桂园中,陪伴你说些美好的话语,便也可以忘记用餐。
何况那琼枝玉蕊,春山上秀丽满园。
如果问我为什么隐居,不要说是飞鸟知道归来。
在无言的地方,孙登半岭的高雅韵味,更是难以攀登。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子文,号山人,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诗人。他的诗词以清新脱俗、意境悠远著称,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满庭芳(次韵答季良)》是一首充满自然意象与哲理思考的词作。通过对秋天的闲聊,诗人将视野从世俗的纷扰转向了宁静的自然,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词中“乘槎心懒,梦回三岛波间”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仿佛乘着木筏在悠长的水面上,随波逐流,远离尘世的喧嚣。
诗人以“黄帽”自喻,暗示自己对道教文化的向往,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比起世俗的官府生活要来得高远与洒脱。接着,他描绘了流泉与云彩,自然的意象交织出一种和谐的画面,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最后,诗人以“孙登半岭,高韵更难攀”结束,表明了他对高雅境界的追求,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自知之明,表明了这种境界并非人人可及。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渗透出一种哲学的思考,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是一首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超然,强调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三岛”指的是?
A. 三个山峰
B. 三座神仙岛屿
C. 三条河流
D. 三个季节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A. 通过描绘城市
B. 通过乘槎
C. 通过写官府
D. 通过战争
诗中“无言处,孙登半岭”的意思是?
A. 生活简单
B. 追求高雅境界
C. 与人争斗
D. 享受奢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