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8:46
满江红 感辽东事,作豪语答任二北
作者: 夏承焘 〔近代〕
辽鹤归来,故乡事伤心忍说。
弹指际河东全弃,兰成恨切。
残劫尽捐桑梓地,惊涛已覆蛟龙窟。
问诸公吹面可曾醒,边风烈。
莫徒恃,纵横舌。
待共洒,奔腾血。
念韩亡犹奋,张椎是铁。
照我横磨歌出塞,榆关今上谁家月。
叱岛夷浮海戴头来,同一吷。
辽鹤归来了,故乡的事情让我伤心难以启齿。
一瞬间,河东的土地已经全然抛弃,兰花的恨意愈发深切。
这场残劫已经让桑梓之地尽弃,惊涛已将蛟龙的巢穴覆盖。
我问你们,吹面而来的风是否还让你们醒悟,边疆的风如此猛烈。
别再仅仅依靠口舌的辩论。
我们应该一起洒下热血。
回想韩愈的亡国,仍然让人振奋,张椎的铁器犹在。
照我吟唱的歌声出征,榆关今夜又是谁家的月亮照耀。
叱责岛夷浮海,头戴冠冕前来,同样是为国捧心。
作者介绍:夏承焘(1877-1942),近代诗人,出生于辽宁,经历了晚清、民国等历史变迁,作品常表达对国家与民族的关注。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近代,时值国家动荡,作者通过对辽东的感慨,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诗人的爱国情怀。
这首《满江红》充分展现了夏承焘对故乡辽东的深情怀念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辽鹤的归来引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考,描绘了一个满怀忧伤又充满激情的画面。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溯,诗人表现出对国破家亡的痛惜。用“弹指际河东全弃”来形容故乡失落的迅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残酷与命运的无常。诗中的“边风烈”不仅是对边疆环境的描写,更是对国家危机的反应,体现了诗人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待共洒,奔腾血”的豪言壮语,展现了热血沸腾的爱国情怀,仿佛在呼唤着同胞们共同奋起抗争,捍卫家园。整首诗兼具抒情与激昂,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故乡的深情思念,又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辽鹤”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游子归乡
B. 失落的希望
C. 家庭团聚
“边风烈”的意思是什么?
A. 边疆风景优美
B. 边疆环境恶劣
C. 边疆的局势紧张
诗中提到的“张椎”象征什么?
A. 削弱的力量
B. 不屈的精神
C. 个人的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