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菩萨蛮 其二》

时间: 2025-07-29 03:17:48

诗句

秋波閒杀当筵送。

爱郎许赠钗头凤。

停酒数更阑。

双双颓玉山。

梦魂犹带醉。

不辨巫山翠。

春晓小桃根。

隔墙花唤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3:17:48

原文展示:

菩萨蛮 其二
秋波閒杀当筵送。
爱郎许赠钗头凤。
停酒数更阑。
双双颓玉山。
梦魂犹带醉。
不辨巫山翠。
春晓小桃根。
隔墙花唤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在秋日的宴席上,送别爱人时的情景。爱人赠送给我钗头凤的承诺,我在酒桌上停留着,几次想要离去却又迟迟不愿离开。心中梦境还在沉醉,难以分辨巫山的青翠。春天的晓光透过小桃树根,看见隔墙的花儿在呼唤着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秋波:秋天的波光,形容眼神的柔情。
  • 閒杀:悠闲地送别。
  • 钗头凤:一种头饰,象征爱情的承诺。
  • 颓玉山:形容双双的情景,可能暗指情感的沉重。
  • 巫山翠:巫山的青翠,传说中巫山是神仙的居所,这里用来比喻美丽的山水。
  • 桃根:桃树的根,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典故解析

  • 巫山:源自《云中君》中的巫山云雨之说,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和梦境。
  • 钗头凤:出自古代诗词,常用以象征爱情的承诺与祝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步墀,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秋季,正值送别之时,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情眷恋和惜别之情。社会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使得诗人对离别有了更深的感悟。

诗歌鉴赏:

《菩萨蛮 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秋日宴席上送别爱人的情景。词中充满了柔美的意象,如“秋波”、“钗头凤”,展现了浓厚的情感色彩。作者通过对秋日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随着酒杯的数次停放,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情感也愈加沉重。双双颓玉山的意象,既暗示了爱的甜蜜,也预示着离别的无奈。梦魂犹带醉,展现了作者对爱人的深情依恋,甚至在梦中也无法忘怀。最后的“隔墙花唤人”更是将思念推向高潮,隔墙的花似乎在呼唤着爱人,表现了心灵的相通与渴望。整首词在情感的流动中,既有离别的苦涩,也有对爱的坚定,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波閒杀当筵送:在秋天的宴席上,眼神如波光般悠闲,送别爱人。
  2. 爱郎许赠钗头凤:爱人答应赠送钗头凤,象征着对爱情的承诺。
  3. 停酒数更阑:在酒席上多次想要停下,却又不愿离开。
  4. 双双颓玉山:形容两人对面,情感如同颓废的山,暗示着沉重。
  5. 梦魂犹带醉:即使在梦中,心中仍然是醉的状态。
  6. 不辨巫山翠:无法分辨出巫山的青翠,意指沉浸在梦境中。
  7. 春晓小桃根:春天的早晨,桃树根下的生机与希望。
  8. 隔墙花唤人:隔墙的花朵在呼唤,象征着思念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如“秋波”比喻眼神的柔情。
  • 对仗:如“停酒数更阑,双双颓玉山”,使词句对称和谐。
  • 拟人:将花朵赋予呼唤的能力,增加了情感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了对离别的惆怅与对爱情的执着,展现了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切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波:象征着柔情与思念。
  • 钗头凤:象征着爱情的承诺。
  • 巫山翠:象征着美好与梦境。
  • 桃根: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象征着思念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钗头凤”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爱情的承诺
    c) 离别的悲伤

  2. “隔墙花唤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思念
    c) 忍耐

答案

  1. b) 爱情的承诺
  2. b) 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以细腻的情感描绘离别和思念,但更侧重于女性的内心世界。
  • 柳永《雨霖铃》:在情感表达上更加豪放,表现了对离别的痛苦与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元曲全编》

相关查询

醉花阴 茉莉花 醉花阴 风沙 醉花阴 醉花阴 醉花阴 游南通狼山 醉花阴 醉花阴 醉花阴 醉花阴 醉花阴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字旁的字 黎锦 燕燕于归 提手旁的字 门当户对 受福 包含陈的词语有哪些 穷乡僻壤 方员可施 风字旁的字 纳民轨物 江山之恨 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真审 黽字旁的字 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刀字旁的字 肥吃肥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