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又和前韵十首》

时间: 2025-05-10 05:58:45

诗句

梅君消得为高吟,素艳曾无媚世心。

粲粲墙隈自潇洒,江南到处有知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58:45

原文展示:

梅君消得为高吟,素艳曾无媚世心。
粲粲墙隈自潇洒,江南到处有知音。

白话文翻译:

梅花君子只愿高歌,素雅的花朵从未对世俗心生媚态。
明亮的花影在墙边自得其乐,江南的每个角落都有知音相伴。

注释:

  • 梅君:指梅花,古代文人常以梅花比喻高洁的品格。
  • 消得:能够,得以。
  • 高吟:高声吟唱,表达情感。
  • 素艳:素雅的花色,指梅花的清丽。
  • 媚世心:迎合世俗的心思。
  • 粲粲:明亮、华丽的样子。
  • 墙隈:墙角,隐蔽处。
  • 知音:志趣相投的人,能够理解自己的人。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常被文人歌颂。诗中提到的“知音”则源自于古代的故事,指的是能够理解自己情感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性深刻的思考。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对梅花的赞誉达到高潮之时,梅花不仅是冬季的象征,更是高洁人格的象征,诗人通过梅花表达对美好品德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自我价值的追求。诗的开头“梅君消得为高吟”道出梅花的高洁与品格,诗人愿意与之共鸣,表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接下来的“素艳曾无媚世心”则强调了梅花的纯粹,暗示诗人对于虚伪世俗的拒绝。最后两句“粲粲墙隈自潇洒,江南到处有知音”则展现了梅花的自得其乐,和与之相知的人生境界。这种洒脱与清雅的风格,恰恰体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思想深度。整首诗既有自然之美,又蕴含着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梅君消得为高吟:指梅花高洁的品格,诗人对其的赞美。
  2. 素艳曾无媚世心:强调梅花的纯粹与高雅,诗人不愿迎合世俗。
  3. 粲粲墙隈自潇洒:梅花在墙角明亮如星,自得其乐,展现出一种自然的洒脱。
  4. 江南到处有知音:在江南的每一个地方,都能找到理解自己的人,表达了对知音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梅君”比喻梅花,赋予其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诗的结构紧凑,形成了优美的对仗。
  • 意象:梅花象征高洁,墙角的空间则传达出一种幽静与自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音的珍视,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代表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墙隈:隐喻一种静谧的生活状态,象征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知音:象征志同道合的朋友,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梅君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世俗
    • B. 高洁
    • C. 财富
  2. “素艳曾无媚世心”中的“媚”字意思是?

    • A. 吸引
    • B. 迎合
    • C. 欺骗
  3. 诗中提到的“知音”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
    • B. 家人
    • C. 诗人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
  • 张孝祥《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诗词对比:

可以将廖行之的梅花诗与王安石的《梅花》进行对比,两者都以梅花为题材,但廖行之更强调梅花的高洁与隐逸,而王安石则更多地表现了梅花的坚韧与不屈精神。两者在风格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梅花在不同文人眼中的多元面貌。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华诗词鉴赏辞典》
  3. 《梅花诗人传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卜算子 卜算子 忆昔 卜算子 卜算子·天地水三官 卜算子 卜算子·听卫西琴博士奏琴 卜算子 春恨和淮海韵 卜算子四首·荷花四咏 其二 卜算子 卜算子 题汪汝温便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虎字头的字 殊尚 包含彦的词语有哪些 兼辆 水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贤侯 言字旁的字 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鞭不及腹 闭口不谈 马如流水 津津有味 勋爵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运开头的成语 蠹民梗政 衣字旁的字 髑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