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7:48
城迥浮云外,舟移乱石间。
波光能夺月,滩势欲驱山。
过险心犹悸,思乡鬓欲斑。
君看松顶鹤,云暝亦知还。
这首诗描绘了在江上行船的情景。远离城市,云彩飘浮在空中,船只在乱石之间移动。水波的闪光似乎能夺去月亮的光辉,滩涂的形势仿佛要把山推倒。经过险峻的地方,心中依然感到害怕,思念家乡的心情使我的白发渐渐增多。你看那松树顶上的仙鹤,虽在云雾中却也知道要回归的时刻。
诗中的“松顶鹤”可能指代古代文人对高洁之人或神仙的向往,常常与隐逸生活联系在一起。在中国文化中,鹤常被视为长寿和高洁的象征,意味着作者对于归隐自然的渴望。
孙致弥(约1620-1690),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江行杂诗三首》是孙致弥在游历江河时所作,反映了他在舟行江上时的感受,诗中融入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文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深情。
这首诗展现了清代诗人对江河自然的深刻体悟,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开篇“城迥浮云外”,描绘了诗人远离城市的孤独感,浮云在空中漂浮,似乎暗示了心灵的游离与不安。接着“舟移乱石间”,则描绘了船在险恶环境中的艰难,突显了诗人面对自然的渺小与无力。接下来的“波光能夺月,滩势欲驱山”,通过强烈的对比,展现了水波的美丽与滩涂的险恶,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最后两句“过险心犹悸,思乡鬓欲斑”,更是将个人情感推向高潮,思乡之情交织着对岁月流逝的无奈,表现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清代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上航行的艰难和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归宿的向往。
诗中“城迥浮云外”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归乡之情
B. 孤独与远离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城市的向往
“波光能夺月”中的“夺月”意在表达什么?
A. 水波的美丽
B. 月亮的重要性
C. 船行的艰难
D. 对月亮的思念
“思乡鬓欲斑”中的“鬓欲斑”指的是什么?
A. 头发变白
B. 头发变长
C. 头发变黑
D. 头发变少